骨不连预防措施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预防骨不连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手术中精准清创、合理固定;控制感染,术前预防、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监测处理;优化局部血运,减少软组织损伤、改善骨折端血运;合理指导康复训练,早期适度、避免不当活动;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控血糖、骨质疏松患者抗骨质疏松。

一、手术操作规范

1.精准清创:手术中要彻底且精准地清除坏死组织与感染病灶,尽量保留有活力的骨组织和软组织,这有助于减少骨不连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规范的清创能为骨折端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降低感染相关骨不连的概率。对于儿童患者,更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影响其生长发育。

2.合理固定:选择合适的骨折固定方式并确保固定牢固。如采用内固定时,要保证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的放置位置和类型要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等合理选择。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固定要求有所差异,儿童骨折在固定时需考虑其骨骼的生长特性,避免影响骨骺发育。

二、控制感染

1.术前预防:对于开放性骨折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况,术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根据伤口情况和可能的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用药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保预防效果。

2.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从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区域的消毒到手术操作过程,都要防止细菌污染,降低术后感染导致骨不连的可能性。在儿科手术中,更要注重手术室环境的无菌管理和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培训。

3.术后感染监测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包括有无红肿、渗液等,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监测感染指标。一旦发现感染迹象,要及时进行处理,如引流、调整抗生素使用等,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导致骨不连。

三、优化局部血运

1.减少软组织损伤:在骨折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包括肌肉、血管等,因为良好的局部血运是骨折愈合的重要基础。对于老年患者,其本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要注意轻柔操作以保护软组织血运。

2.改善骨折端血运:可采用一些方法促进骨折端血运改善,如对于某些骨折可通过微创技术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在儿童骨折中,由于其自身修复能力较强,但仍需注意保护骨折端血运以利于愈合。

四、康复训练合理指导

1.早期适度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折端愈合。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部位、愈合情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儿童康复训练要注重趣味性和安全性,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折愈合。

2.避免不当活动:指导患者避免过早或不恰当的活动导致骨折端移位或影响愈合,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正确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骼强度和身体机能下降,更要严格遵循康复训练计划,防止因不当活动引发骨不连。

五、基础疾病控制

1.糖尿病患者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会影响骨折愈合,增加骨不连的发生风险。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等,同时要注意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2.骨质疏松患者处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增加骨骼强度,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不连发生几率。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风险较高,要特别关注其骨密度情况和骨折愈合相关因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通常是高能量暴力造成的损伤,骨折部位皮肤或者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回事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通常不是一回事。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都属于骨折的并发症,骨折部位一般都会出现疼痛症状,但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骨折一般在3个月内就可以愈合,如果超过3-6个月不愈合一般称为骨折延迟愈合,如果超过9个月不愈合就称为骨不连,所以两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区别。另外,骨折延迟愈合不一定会出现
骨不连的后果?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不连会引起局部疼痛症状,骨不连是指骨折处长期没有愈合,此时会导致骨折处不稳定,而且断端还会发生移位现象,一旦牵拉局部神经,就会引起疼痛症状。其次骨不连患者平时也不能负重,若是股骨、胫腓骨等部位骨折,一旦负重,可能会引起相应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要放轻松,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骨折后一个
感染性骨不连如何治疗啊?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后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植骨、固定及关节置换、融合。一般治疗:叮嘱患者戒烟、停止服用可以诱发骨不连的药物,同时积极纠正患者的营养情况。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双柏膏。抗生素:对于骨不连同时伴有感染的患者,可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适合患者的
骨不连诊断标准?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诊断标准为损伤或骨折超过9个月未愈合或治疗3个月未改善。通常患者可自觉骨折部位持续疼痛、活动受限,骨折断端或可出现位移,并发感染时还可能生成窦道、排出脓液并出现持续发热情况。一般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需重新对接骨骼断端并更换固定物,同时还需注意调整饮食、加强营养,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则需选用抗生素控制
骨不连的症状有哪些?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骨折端受到外力时可能会发生轻度的位移。如果骨不连是由感染引起,还容易伴有患处流脓的情况,甚至形成窦道,还可能存在发热、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骨不连的患者需要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存在感染性骨不连,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骨不连应该及时更换外固
什么是骨不连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是骨不愈合,骨不愈合是骨超过正常愈合时间,而没有达到愈合的情况。常见的是小腿中下1/3,由于特殊解剖学特点,导致远端血供、血循环减少,因此部位容易出现骨不连。骨不连往往是跟手术医生治疗方法,治疗手术操作是否注意,存在关系。对患者观察六个月,没有出现明显骨痂,没有发现愈合迹象,并且发现断端出现吸收,可以诊断出现骨不连。
骨不连有哪些症状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异常活动。本身来讲,人体骨干部位不应该出现异常活动,只有关节才可以出现活动。而如果在骨干部分发现关节式活动,反屈、侧方面摆动时,说明患者出现了骨不连的情况。骨不连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所以建议其尽早通过植骨、内固定、外固定治疗,来得到较为满意的恢复。
骨不连怎样治疗
王立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骨不连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有外固定支架、更换内固定的材料和植骨等,患者术后还需要采用抗感染的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骨不连患者要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不连的治疗方法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比较多,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包括冲击波治疗、微波治疗或者是口服中药。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干细胞注射,或者是切开内固定治疗,髂骨移植术等。也可以通过外固定加压愈合,或者是骨搬运治疗。
骨不连会永久不连吗
张萌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骨不连会永久不连。由于骨不连以后,骨折端出现硬化,很难有骨痂的形成,所以骨头很难能够愈合,并且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出现骨不连以后,应该及时治疗,可以采用植骨和内固定的方法促进骨头愈合。另外还要局部理疗、中药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端愈合。平时要增强体质,多吃蛋白质和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最大限度促进骨头愈合。
骨不连的分类
金宇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骨不连的分类。一般我们把骨不连分成常见的四类,第一是感染性的骨不连,骨断端周围出现骨和软组织感染,导致新生骨难以生成,引起骨折不愈合。第二,肥大性骨不连,骨折断端之间活动度过大,不稳定,不利于新骨的形成和生长,表现为骨折端比原骨骼粗大,也称为不稳定性骨不连。第三,营养不良性骨不连,骨折端无肥大及骨痂,常常因骨折对位不良引起。四,萎缩性骨不
什么是骨不连
吴丹凯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不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骨不连是骨的不愈合,主张六个月后连续观察三个月,每个月拍一次片子,观察到九个月,九个月后,如果出现骨头仍然不长或者跟六个月时没有明显改变,则诊断骨不连。如果没有愈合倾向,得积极干预,以免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骨不连发生的常见病因
吴丹凯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糖尿病、吸烟、恶液质病人,肿瘤患者以及身体状况较差,营养缺乏,都容易出现骨不连。其次,如果患者本身不遵循医嘱,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早期下地、康复时过于暴力也会造成骨不连。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的关系也会导致出现骨不连。如粉碎性骨折出现骨不连机率也会相对增加。像骨干骨折、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远端中下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