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好了过敏性哮喘就会好吗

来源:民福康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关联密切,上呼吸道炎症可蔓延至下呼吸道,部分鼻炎患者会发展为哮喘,鼻炎好转对哮喘病情控制有益但有个体差异,儿童和成年人群需分别注意相应要点,不能简单认为鼻炎好了哮喘就必好,要综合多因素及采取不同人群健康管理措施。

炎症的联动性

上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会向下呼吸道蔓延。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的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可通过鼻后滴漏等途径到达下呼吸道,引发下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例如,鼻黏膜中的嗜酸性粒细胞、Th2细胞等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会参与到下呼吸道的气道炎症中,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狭窄,进而诱发过敏性哮喘。

疾病发展的连续性

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过敏性哮喘。有数据显示,约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合并过敏性哮喘。对于儿童而言,这种关联性更为明显,儿童过敏性鼻炎若未及时干预,发展为过敏性哮喘的风险较高。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免疫系统尚不完善,上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更容易扩散到下呼吸道。

过敏性鼻炎好转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

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得到有效控制后,对过敏性哮喘的病情控制是有益的,但不能绝对地说过敏性鼻炎好了过敏性哮喘就一定会好,还需要看具体情况。

炎症控制的缓解

当过敏性鼻炎得到控制时,上呼吸道的炎症减轻,鼻后滴漏等情况改善,进入下呼吸道的炎性物质减少,下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会有所缓解。例如,通过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过敏性鼻炎后,鼻黏膜的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那么到达下呼吸道的炎性介质也会相应减少,气道炎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助于过敏性哮喘症状的改善。

但存在个体差异

然而,有些患者可能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气道重塑等改变。气道重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理过程,一旦形成,即使上呼吸道的过敏性鼻炎得到控制,下呼吸道已经重塑的气道功能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复。而且,过敏性哮喘的发病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因素、环境中的过敏原暴露等。如果患者仍然持续暴露在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环境中,即使过敏性鼻炎好转,也可能再次诱发过敏性哮喘。

对于不同人群的注意要点

儿童人群

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哮喘时,家长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规范使用药物控制鼻炎症状。同时,要尽量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等。因为儿童过敏性鼻炎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发展为哮喘,而一旦发展为哮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比如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发育等。

成年人群

成年患者在过敏性鼻炎好转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定期进行呼吸道的健康监测。如果本身有过敏性哮喘的潜在风险,即使鼻炎好转,也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哮喘的早期迹象并进行干预。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哮喘。

总之,过敏性鼻炎好转对过敏性哮喘的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但不能简单认为过敏性鼻炎好了过敏性哮喘就必然会好,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具体病情、过敏原暴露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并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其中一种常见类型,是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比较复杂,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且会反复发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睛过敏是什么原因?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表现出过敏,可能是空气中的异物进入眼睛造成的,比如尘土、飞蛾等;也可能是长时间的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损伤;或者是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先去医院进行诊断,之后及时治疗。
过敏性哮喘有什么症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的症状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哮喘等表现,大多夜间加重,被迫端坐呼吸,额部冷汗,彻夜难眠。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哮喘 80% 以上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有些食物,如鱼、虾、蟹、海产品等也是重要的致敏原。
过敏性咳嗽怎么治疗啊?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过敏性咳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病人的过敏源是什么,即咳嗽的激发因子是什么。如果明确了过敏源,远离过敏源,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咳嗽的发生。其次,如果咳嗽严重,有痰的话,可以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或者激素类,因此缓解症状。
什么是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是由于病人接触了过敏源的刺激造成的,一般会表现出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表现出紫绀等表现。一般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造成过敏发喘,因此,哮喘病人应防止食用,饮食应依据病情而定,不能随意。若长时间如此,需尽快就医。
为什么一到春天皮肤就过敏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春天过敏主要是考虑可能身体内缺少维生素和钙质造成皮肤新陈代谢紊乱,皮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再加上一些花粉、柳絮的接触也容易造成人体皮肤过敏。建议病人平时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尽量防止接触过敏源,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孕妇皮肤过敏怎么办啊?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皮肤过敏,瘙痒症状较重者,可以采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缓解瘙痒不适的症状。同时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防止食用鸡蛋、鱼、虾等食物,避免加重过敏反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穿着,室内定期进行通风,防止用手抓挠瘙痒部位。
十个月宝宝吃虾过敏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个月宝宝吃虾表现出过敏症状,家长一定要停止给孩子吃虾,如果过敏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出了休克,呼吸困难,还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吃一些不易过敏的食物,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测一下过敏源,在生活中远离过敏原。在孩子过敏期间,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用手去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有什么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是多见的鼻腔疾病,但是两者有区别,过敏性鼻炎是因为病人对某种物质过敏造成的,要进行抗过敏治疗;而鼻窦炎的发病部位是鼻窦内,鼻窦内存在炎症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过敏性鼻炎眼睛会痒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不会造成眼睛痒,不过会造成有流鼻或者是鼻子不通气。在确诊有过敏性鼻炎病症时,可以经过服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但是具体的用药,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且在治疗的同时,是不可以食用海鲜和刺激性之类的食物,也不要接触到过敏原。
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喷剂?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喷剂可以选择抗组胺类的,该类鼻喷剂见效非常快,往往会在用药后十分钟左右见效。除了鼻喷剂之外,缓解过敏性鼻炎也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等,只要能够每天坚持正确服用,都会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过敏性哮喘能根治吗
耿立惠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后得到完全控制,即根治的。过敏性哮喘通过用药以后,不出现病情发作或者不需要使用应急药物,以及哮喘患者在发作间期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活动,夜间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这种情况便属于完全控制。另外,如果哮喘没有得到规范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或者并发症,比如长期呼吸困难导致肺气肿,甚至缺血、缺氧导致肺心病等。
过敏性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陈天君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患者首先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其次可以采用抗过敏的药物,比如抗组织胺药物或者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做脱敏实验以及脱敏治疗,但治疗需要长期的过程,所以目前过敏哮喘主要是以避免过敏原、口服过敏药物和吸入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哮喘过敏原怎么查
侯伟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哮喘过敏原检查方法包括两种:1、皮肤点刺法即把已知的过敏原通过皮下注射,如果对过敏原过敏,会出现红肿反应。根据红肿大小判断过敏级别。2、抽血检查特异性抗体浓度、尘螨浓度、花粉浓度、霉菌浓度、牛奶浓度,通过浓度高低判断过敏级别,三级以上即中度以上过敏原检测,对哮喘治疗诊断有意义;如果是低级别,对哮喘意义不大。哮喘治疗属于四位一体,一、长期吸
喝酒过敏痒怎么解决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喝酒过敏痒,根据症状轻重,采用外用药物或者系统用药治疗。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局限,瘙痒症状不是很重,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过敏、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但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或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怎样治疗脸部皮肤过敏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脸部皮肤过敏,治疗方式如下:第一、不要选择刺激性大的护肤品,尤其不能使用含有果酸、水杨酸的产品,暂时不用美白产品。第二、选择专业的医学护肤品来缓解症状,症状明显时局部配合冷敷,缓解红肿瘙痒。第三、暂时只用温开水洗脸,不使用洁面乳,减少刺激。第四、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
过敏可以用芦荟胶吗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出现过敏症状时,最好不要随意的使用芦荟胶,因为芦荟胶本身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而且敏感肌肤可能会对芦荟胶的成分过敏,会加重过敏症状。出现过敏反应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湿敷,适当的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且还要及时检查引起过敏的原因,之后再进行治疗,平时避免随意使用化妆品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