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涉及影像学、实验室、肺功能及肺活检等检查。影像学中胸部X线用于初步筛查,HRCT是重要手段;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肺功能检查有通气和弥散功能检查;肺活检有经支气管、开胸或胸腔镜肺活检。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间质性肺炎诊断需结合各自特点,如儿童要鉴别正常表现,老年要考虑身体耐受性,女性要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特点。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间质性肺炎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但对于早期或轻度间质性肺炎可能显示不敏感,无法清晰呈现肺部细微的间质病变情况。
2.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是诊断间质性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它能清晰显示肺部间质的病变情况,如可发现网格影、蜂窝肺、磨玻璃影等特征性表现。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在HRCT上有相对特异的影像特点,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多表现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的蜂窝肺伴网格影;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见双肺磨玻璃影伴网格影,病变分布相对均匀。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一般血液指标:血常规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反映体内炎症状态,间质性肺炎活动期时这些指标可能升高。
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阳性;硬皮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可检测到抗Scl-70抗体等阳性。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有各自相对特异的自身抗体谱。
2.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通过支气管镜对肺泡灌洗,获取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查。可以分析其中的细胞成分等情况。例如,过敏性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可发现炎症细胞及异常的细胞成分等。
三、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查:可了解肺通气功能状况,间质性肺炎患者早期通气功能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降低,一秒率(FEV/FVC)正常或升高。
2.弥散功能检查:间质性肺炎时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弥散功能多有降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肺泡通气量(VA)比值常降低,这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四、肺活检
1.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通过支气管镜获取小块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一些弥漫性肺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获取的组织相对较少,有时可能难以明确诊断。
2.开胸肺活检或胸腔镜肺活检:对于疑难的间质性肺炎病例,当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这些方法能获取较多的肺组织,有助于明确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类型等,如通过病理可区分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等不同的病理亚型。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间质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由于儿童表达症状相对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与儿童正常肺部表现相鉴别,肺活检等有创检查需谨慎评估利弊;老年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例如对于老年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肺活检时,要更加关注其心肺功能状态,确保检查安全。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诊断时要注意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