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症的表现包括症状(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疼痛)、妇科检查(双合诊发现子宫体压痛等、宫颈分泌物检查找病原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CRP升高)、影像学检查(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增厚等、MRI辅助疑难病例诊断)。
一、症状表现
1.阴道分泌物异常:
成年女性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性状可能发生改变,如呈脓性、伴有异味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加,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分泌物性状有差异,例如细菌感染可能使白带呈黄色脓性,有腥臭味;而一些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有其独特性状表现。对于儿童,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需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症相关情况,因为儿童生殖道感染途径可能与成人不同,如卫生不良、异物等可能引发感染。
2.下腹部疼痛:
多为下腹坠胀、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经期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对于育龄女性,下腹部疼痛可能影响其生育相关情况,因为炎症可能波及输卵管等周围组织,影响受孕。而对于老年女性,出现下腹部疼痛要排查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症,同时需考虑是否有其他老年常见疾病与之混淆,如盆腔炎、肠道疾病等。
二、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
医生通过双合诊检查子宫附件情况。可发现子宫体可能有压痛,正常子宫一般无明显压痛,当存在子宫内膜炎症时,子宫会因炎症刺激出现压痛。附件区也可能有异常,如输卵管可能增粗、有压痛等,但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妊娠期女性进行妇科双合诊要非常谨慎,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避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
2.宫颈分泌物检查:
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查,可检测其中是否有病原体存在,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通过涂片、培养等方法检测病原体,若发现致病菌,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症相关的感染因素。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可进行此项检查,而对于无性生活女性,一般不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有创检查,可通过其他方式如阴道分泌物检查等间接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需注意,白细胞计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应激状态等可能导致白细胞暂时升高,所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血常规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手段,儿童在感染时白细胞变化可能有其自身特点,如婴儿期白细胞总数可能相对较高,需要与成人的参考范围进行区分。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于老年患者,CRP升高在判断子宫内膜炎症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需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对CRP的影响,如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RP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可能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但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不是很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对于肥胖女性,经腹部超声可能图像质量不如经阴道超声清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查方式。另外,对于妊娠期女性,超声检查要考虑辐射等对胎儿的影响,严格掌握检查指征。
2.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情况,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累及的范围等。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