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可通过按摩百会穴(调节脑部血液循环等)、风池穴(促进头部气血流通等)、四神聪穴(醒脑开窍益智安神等)、内关穴(调节脑部气血供应等)、太溪穴(补肾精濡养脑部等)辅助治疗,但这只是非药物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老年痴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有皮肤问题时避免按摩相关部位。
一、百会穴
1.位置: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2.作用机制:有研究表明,刺激百会穴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神经细胞的代谢环境。从中医角度看,百会穴为诸阳之会,与人体的阳气升发等功能密切相关,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神志等方面有调节作用。通过按摩百会穴,可能有助于提升脑部的气血供应,对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等有一定辅助作用。
二、风池穴
1.位置: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作用机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按摩风池穴可以影响颈部的血管和神经,进而对脑部的血液供应产生影响。风池穴与头部的经络气血相通,按摩风池穴能够促进头部的气血流通,改善脑部的供氧情况。对于老年痴呆患者,风池穴的按摩可能有助于缓解脑部的气血不畅等问题,对其认知、精神等症状的改善有一定辅助意义。老年人由于血管等生理功能的衰退,风池穴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状况。
三、四神聪穴
1.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
2.作用机制:四神聪穴专门针对头部神明相关的功能进行调节。按摩四神聪穴可以直接作用于脑部的相关区域,从中医理论来讲,能够起到醒脑开窍、益智安神的作用。有研究显示,通过对四神聪穴的按摩刺激,可能会对大脑的神经传导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维护和一定程度的改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部神明功能可能出现衰退,按摩四神聪穴可以从局部刺激入手,辅助调节脑部的神明相关功能。
四、内关穴
1.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作用机制: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心经和心包经的气血运行。从整体来看,对脑部的气血供应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内关穴的刺激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对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内关穴的按摩可能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注,辅助缓解认知等方面的症状。老年人常存在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内关穴按摩通过调节气血等方式,对脑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太溪穴
1.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作用机制: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按摩太溪穴可以补肾精,进而起到濡养脑部的作用。从中医理论推导,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肾精亏虚可能是发病的一个因素,按摩太溪穴可以通过补肾精来间接改善脑部的营养供应等情况,对老年痴呆的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老年人肾精逐渐亏虚,太溪穴按摩有助于补充肾精,维护脑部的正常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辅助治疗老年痴呆只是一种非药物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同时,在为老年人按摩穴位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如果老年人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应避免按摩相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