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斑块形态学特征(不稳定斑块即使厚度不大也严重,稳定斑块厚度大但形态稳则相对低)、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超70%较严重,不同人群影响不同,不良生活方式者进展快)、患者临床症状(无症状斑块需密切随访,有症状斑块无论厚度多少都很严重,有症状者需及时干预)。
一、斑块的形态学特征
1.不稳定斑块
斑块内出血、斑块表面溃疡、斑块内脂质核心大且纤维帽薄等情况的斑块,即使厚度未达到很大数值,也可能很严重。例如,有研究表明,表面有溃疡的颈动脉斑块,即使斑块厚度在4-6mm左右,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因为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破裂后血小板等会在局部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对于有动脉硬化病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即使颈动脉斑块厚度在5mm左右,但如果是不稳定斑块,其风险更高。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的不稳定发展。
2.稳定斑块
相对来说,一些形态规则、纤维帽较厚的斑块,即使厚度达到7-8mm,如果是稳定斑块,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比如,一位没有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厚度为8mm,但斑块形态稳定,血管狭窄程度较轻,可能进展缓慢,相对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定期监测。
二、血管狭窄程度
1.狭窄率计算
通过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等检查来确定颈动脉狭窄率。一般来说,当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时,即使斑块厚度不是特别厚,也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例如,颈动脉狭窄率达到70%-99%时,患者发生脑缺血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狭窄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年轻人如果出现7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由于其血管代偿能力相对较好,可能症状出现相对较晚,但一旦发生脑缺血事件,后果可能更严重;而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即使狭窄率70%左右,也更容易出现头晕、黑矇等脑缺血症状。
对于有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即使颈动脉斑块厚度不是很厚,但如果狭窄率较高,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因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进展,肥胖会增加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风险,从而加速颈动脉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进展。
三、患者的临床症状
1.无症状斑块
有些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在6-7mm,但没有明显的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脑缺血症状,相对来说严重程度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密切随访。不过,即使无症状,如果斑块不稳定或狭窄率较高,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例如,一些无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斑块可能破裂,引发脑梗死。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无症状的颈动脉斑块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其发生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依然存在。
2.有症状斑块
如果颈动脉斑块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短暂的头晕、黑矇、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恢复)或脑梗死(出现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一侧肢体永久性无力、言语不清等),那么不管斑块厚度多少,都属于非常严重的情况。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比如,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即使斑块厚度为5mm,也需要积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并且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等。对于有症状的年轻患者,由于其发病年龄小,需要更全面地查找病因,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管病变的因素,如遗传性血管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