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致机体增加呼吸频率深度,不同年龄表现有别,可出现活动后或静息时气短等)、心悸(因机体组织缺氧致心脏增快心率,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等)、胸痛(因心肌缺氧或心脏负荷增加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疼痛表现多样)、水肿(因严重贫血致心脏功能受损、体循环淤血,不同年龄水肿部位等有差异,出现下肢或全身凹陷性水肿等)、乏力(因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致能量代谢障碍,不同年龄乏力表现不同,自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发生机制: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满足代谢需求,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来获取更多氧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影响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肺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贫血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影响其活动耐力;成年女性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在贫血时呼吸困难表现可能与平时体力活动水平相关,若本身活动量小,轻微贫血就可能出现活动后明显气短;老年人群心肺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呼吸困难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
2.具体表现: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贫血加重,可能在静息时也感到呼吸急促,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即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来缓解呼吸困难。
(二)心悸
1.发生机制:贫血使机体组织缺氧,心脏会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尝试弥补组织的缺氧状态。不同年龄心悸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心悸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异常,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通过玩耍时耐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表现体现;成年男性若本身从事重体力劳动,贫血时心悸可能在劳动时更明显;老年人群由于基础心率可能相对较慢,贫血时心率代偿性增快会更显著,心悸感可能更强烈。
2.具体表现: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有时能感觉到心脏搏动增强。
(三)胸痛
1.发生机制:一方面是由于心肌缺氧,另一方面可能是贫血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有高血压病史者,贫血诱发胸痛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本身心血管储备功能已受限,贫血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年轻女性若本身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基础,贫血可能诱发类似胸痛的症状,但需注意与真正的心肌缺血性胸痛鉴别。
2.具体表现:胸痛可为压榨性、闷痛或隐痛等,疼痛部位可在心前区,疼痛程度不一,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可能短时间缓解,有的则可持续较长时间。
(四)水肿
1.发生机制:严重贫血时,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导致体循环淤血,从而出现水肿。儿童水肿可能首先表现在眼睑、颜面部等组织疏松部位,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是组织间隙相对疏松,液体更易积聚;成年女性若有下肢静脉回流本身不畅的情况,贫血时水肿可能更易出现在下肢;老年人群水肿可能从下肢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同时可能伴有腹水、胸水等。
2.具体表现:可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按压皮肤后留下凹陷,长时间不消退,严重时全身可出现水肿。
(五)乏力
1.发生机制: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引起乏力。不同年龄乏力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疲倦、不爱活动;成年男性若平时体力劳动较多,贫血时乏力感会更明显影响其工作能力;老年人群乏力可能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都可能感到力不从心。
2.具体表现:患者自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疲惫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