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是得支气管肺炎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解剖生理特点,环境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拥挤,病原体易感性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增强自身抵抗力(合理喂养、适当运动)、改善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居住环境拥挤)、预防病原体感染(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来预防。
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小孩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防御功能较弱。例如,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等都相对较低,难以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以免疫球蛋白为例,婴幼儿体内的IgG、IgA等含量相对成人较低,特别是分泌型IgA在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含量不足,不能很好地阻止病原体在呼吸道黏膜上的定植和感染。
解剖生理特点:小儿的呼吸道较狭窄,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较差,气道清除能力弱。而且小儿肺组织尚未发育完善,血管丰富,易于充血,肺泡数量较少,含气量相对较少,而含血量较多,故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比如,小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在发生炎症时,容易导致通气不畅,加重缺氧等情况。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如果生活环境中存在空气污染,如雾霾、工业废气、二手烟等,会刺激小孩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小孩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支气管肺炎。例如,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的小孩,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气道清除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居住环境拥挤:如果小孩生活在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较高,小孩之间相互接触容易传播病原体,从而增加患支气管肺炎的几率。比如,在一些人员密集的集体托儿所、幼儿园等场所,小孩之间密切接触,病原体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病原体因素
病原体易感性:不同的病原体感染能力不同,某些病原体容易反复感染小孩导致支气管肺炎。例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小孩呼吸道定植和繁殖,当小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发感染。而且一些病原体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相对困难,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预防小孩老是得支气管肺炎的措施
增强自身抵抗力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小孩的免疫力。对于人工喂养的小孩,要选择适合年龄段的配方奶粉,并按照正确的喂养方法进行喂养,保证小孩获得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完善。
适当运动:根据小孩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鼓励小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婴儿可以进行翻身、爬行等活动,幼儿可以进行走路、跑步、跳绳等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小孩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改善环境因素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在污染天气时,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一般来说,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避免居住环境拥挤:尽量为小孩提供一个宽敞、舒适、通风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人员密集接触的机会。例如,避免让小孩长时间待在过于拥挤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等。
预防病原体感染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孩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等。如果必须带小孩外出,可佩戴口罩。另外,要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密切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双手,冲洗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