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鼻激发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关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频率、家族及生活环境;症状观察包括典型症状(喷嚏、清涕、鼻痒、鼻塞)和伴随症状(眼部、咳嗽、睡眠等);体格检查有鼻部(黏膜苍白水肿等)和眼部(结膜充血水肿等)表现;过敏原检测分体内(皮肤点刺、斑贴试验)和体外(血清、唾液特异性IgE检测);鼻激发试验是有创过敏原诊断方法;怀疑并发症时行鼻窦CT检查。
症状观察
典型症状: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阵发性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清水样鼻涕,量较多;鼻痒,小儿往往会表现出频繁揉鼻、挖鼻等动作;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眼红等,这是因为眼和鼻的黏膜相连,过敏反应可累及眼部;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尤其是在夜间或运动后,可能与鼻后滴漏刺激咽喉有关;长期鼻塞可能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等,进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关注这些伴随症状对诊断的辅助作用。
体格检查
鼻部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色淡,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有时可观察到鼻息肉等继发改变,不同年龄小儿的鼻部解剖结构略有差异,但检查方法类似,通过前鼻镜检查或者鼻内镜检查来观察鼻腔内部的具体情况。
眼部检查:可发现眼结膜充血、水肿等表现,这是由于过敏原累及眼部引起的过敏反应,通过对眼部的检查能进一步支持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过敏原检测
体内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比较常用的体内过敏原检测方法,通过在上臂外侧皮肤点刺多种常见过敏原提取物,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对于小儿来说,操作相对简便,但需要注意点刺部位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而且要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皮肤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过敏原进行点刺,一般2岁以上小儿可较好配合该检查。
皮肤斑贴试验:适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将含有过敏原的斑贴贴于患儿背部皮肤,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可用于诊断因接触某些物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如某些家居用品、化妆品等过敏原的检测,对于小儿接触性过敏原的诊断有帮助。
体外过敏原检测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这种检测方法相对安全,不受药物等因素的干扰,可检测多种过敏原,对于明确小儿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不能配合皮肤点刺试验的小儿,如较小的婴儿等。
唾液特异性IgE检测:通过采集患儿唾液来检测特异性IgE水平,对于小儿来说相对无创,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对于不愿意抽血的小儿,但唾液检测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唾液采集的方法、保存条件等,需要规范操作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鼻激发试验
花粉鼻激发试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过敏原诊断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明确过敏原时才考虑使用。让患儿吸入花粉提取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从而确定是否对该花粉过敏。该检查需要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并且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确保安全。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检查:一般在怀疑小儿过敏性鼻炎伴有鼻窦并发症时进行,如出现长期脓涕、头痛等症状时。通过鼻窦CT可以观察鼻窦黏膜是否有增厚、鼻窦内是否有积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鼻窦炎等并发症,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由于CT有一定的辐射,需要严格掌握检查指征,权衡利弊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