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等特定情况,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长,预后有不同愈合率及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固定期间和拆除固定后有相应康复锻炼,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并监测治疗。
一、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的适用情况
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骨折,比如无移位或者轻度移位的新鲜腕舟骨骨折。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骨骼的生长潜力以及骨折愈合相对较快等特点,在符合保守治疗指征时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而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者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成年患者也可选择保守治疗。
二、保守治疗的方法及原理
1.外固定方式
石膏固定:通过石膏将腕关节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一般需要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限制腕关节的活动,从而为骨折断端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减少骨折断端的移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石膏固定需要定期复查,观察骨折部位的情况以及石膏的松紧度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还在发育,石膏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密切关注骨折愈合过程中石膏是否合适。
支具固定:部分患者可能更适合支具固定,支具相对石膏更具可调节性,佩戴相对舒适一些。原理同样是通过限制腕关节的活动来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
2.固定时间
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固定时间一般较长,通常需要6-12周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腕舟骨本身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愈合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儿童患者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骨折愈合情况来调整固定时间;成年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来等待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三、保守治疗的预后情况
1.愈合率
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愈合率存在一定差异。有研究表明,无移位的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愈合率相对较高,可能在70%-80%左右,但对于有移位或者血液供应较差部位的骨折,愈合率会降低。例如,腰部骨折的腕舟骨愈合率相对低于结节部骨折的愈合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愈合率相对成年患者可能会高一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仍需要密切观察。
2.并发症
骨折不愈合:是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腕舟骨血液供应的特殊性,骨折断端容易出现缺血坏死,从而导致骨折不愈合。如果骨折超过3个月仍没有愈合迹象,就需要高度怀疑骨折不愈合。对于儿童患者,虽然愈合潜力大,但也有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可能,需要加强随访。
创伤性关节炎:如果骨折愈合后,腕关节的关节面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在骨折愈合后都需要注意腕关节的功能锻炼等,以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四、保守治疗中的康复锻炼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在骨折固定的早期,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手指的被动活动,以促进手指的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等。成年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手指活动,但要避免影响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2.后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当拆除固定后,需要逐步进行腕关节的康复锻炼。包括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儿童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方式,由小幅度、轻柔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幅度,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再次损伤。成年患者则可以按照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以恢复腕关节的正常功能。
总之,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有其适用情况、相应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康复锻炼等多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选择是否采用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