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评估包括临床表现(面部畸形、局部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等)和影像学检查(X线、CT);治疗分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和手术(有明显移位等时,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与康复涉及伤口、饮食护理及张口、面部肌肉训练;预后方面多数患者较好,受骨折程度、治疗时机、手术及康复情况等影响,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
一、诊断评估
1.临床表现
面部畸形是颧骨颧弓骨折常见表现,患者可出现患侧面部塌陷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可能因面部骨骼发育或生理结构差异,面部畸形表现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骨折导致的面部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是否有面部外伤史等是重要的病史信息,若有头部外伤等情况需警惕合并其他颅脑损伤可能。
局部疼痛、肿胀也是常见症状,疼痛程度和肿胀范围因骨折严重程度而异,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骨折后肿胀可能相对成人不那么明显,但疼痛可能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而需要更细致观察。
可能伴有张口受限,这是由于骨折断端刺激周围肌肉或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张口受限程度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因自身骨骼和肌肉发育特点,张口受限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颧骨颧弓骨折情况,能看到骨折线等基本信息,但对于复杂骨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不同年龄患者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控制,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CT检查:是诊断颧骨颧弓骨折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片移位情况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进行CT检查,但儿童需在必要时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进行。
二、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较轻且不影响面部外观、功能的骨折。对于儿童患者,若骨折移位不明显,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因为儿童骨骼有一定自我修复和塑形能力。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看骨折是否有移位加重等情况。
方法主要是局部制动等,通过限制面部活动,促进骨折部位相对稳定,利于骨折愈合。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骨折有明显移位影响面部外观(如面部畸形明显)、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等情况时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可能不同,儿童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对手术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片复位后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对于成人和儿童,手术操作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调整,儿童骨骼较软,在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和影响骨骼生长。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不同年龄患者伤口护理需注意不同细节,儿童皮肤娇嫩,要避免过度摩擦伤口。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骨折愈合,儿童需注意营养的全面性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成人则要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2.康复训练
张口训练:术后早期开始张口训练,逐渐增加张口度,儿童在进行张口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强制过度张口导致损伤。
面部肌肉训练:包括面部表情肌等的训练,帮助恢复面部功能和外观,不同年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要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儿童康复训练更要注重趣味性,以提高其配合度。
四、预后
1.一般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后预后较好,面部外观和功能可得到改善。但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生长发育潜力,部分患者骨折愈合后面部外观和功能恢复可能更好,但也需密切随访观察。
2.影响预后的因素
骨折的严重程度是重要因素,严重骨折预后相对较差。此外,治疗时机是否及时、手术操作是否成功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等都会影响预后,比如儿童骨折后若能及时得到合适治疗和良好康复,预后通常更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