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儿童口吃可从言语治疗、心理干预、呼吸训练三方面改善。言语治疗包括引导慢而平稳说话、延长发音练习;心理干预需营造支持性环境、消除儿童心理压力;呼吸训练有腹式呼吸训练、呼吸与说话配合训练。
一、言语治疗
1.引导慢而平稳说话
对于儿童口吃,可引导其以慢而平稳的速度说话。研究表明,当儿童尝试放慢语速时,口吃的频率会显著降低。例如,让儿童先从一个字开始,慢慢说,然后逐渐增加到词语、句子。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来实现,比如和儿童玩“我说你慢重复”的游戏,家长先缓慢清晰地说出一个词语,然后让儿童跟着慢而平稳地重复,这样有助于儿童适应正常的语速节奏,逐步改善口吃情况。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低龄儿童可能更适合从单字开始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再逐步过渡到词语和句子。同时要关注儿童的情绪状态,在儿童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训练效果更佳。
2.延长发音练习
延长发音练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儿童练习延长某些音节的发音,如“啊——”“哦——”等。有研究发现,进行延长发音练习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控制呼吸和发声,从而改善口吃现象。可以让儿童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和呼吸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
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延长发音的时长上可以有所不同。对于较小的儿童,先从较短的发音延长开始,随着儿童口腔肌肉控制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发音延长的时长。而且要注意引导儿童用自然的方式进行延长发音,避免过于生硬。
二、心理干预
1.营造支持性环境
为儿童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和教师要避免对儿童的口吃表现出过度关注或批评,因为负面的反应可能会增加儿童的心理压力,导致口吃情况加重。例如,当儿童口吃时,不要急于打断或指责,而是用温和的语气鼓励儿童慢慢说。
从儿童的年龄角度考虑,低龄儿童更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家长可以通过多陪伴儿童,和儿童一起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儿童在温馨、无压力的氛围中成长,减少因为心理紧张而导致的口吃。
2.消除儿童心理压力
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导致儿童心理压力的因素。比如,在学校里,教师要引导其他同学不要嘲笑或模仿口吃的儿童,为口吃儿童创造一个友好的同伴环境。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对于口吃的感受和担忧,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
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压力来源可能不同。低龄儿童可能更多来自家庭中的过度要求等,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可能面临同伴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要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心理压力,促进口吃的改善。
三、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对儿童口吃有帮助。让儿童平躺在床上或舒适地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放在胸部。然后引导儿童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就像气球充气一样,接着用嘴巴慢慢呼气,让腹部收缩。通过这种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控制呼吸节奏,为平稳说话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
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低龄儿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家长可以在旁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引导,并且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用玩具模拟气球充气和放气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训练的积极性。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逐步让他们自主进行规范的腹式呼吸训练。
2.呼吸与说话配合训练
在腹式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呼吸与说话的配合训练。让儿童在吸气后,缓慢均匀地呼气并同时说出一个词语或句子。例如,先吸气,然后在呼气的过程中清晰地说出“你好”这个词语。通过多次练习,让儿童学会将呼吸与说话节奏相协调,从而改善口吃问题。
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训练的难度可以逐步增加。低龄儿童可以先从简单的单字开始配合呼吸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和能力提高,再过渡到词语、句子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和说话配合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