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全身等多方面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不同人群表现及机制不同)、咳痰(不同病原体感染痰液特点不同及意义)、呼吸困难(表现、影响因素及机制);全身症状有发热(发热特点及不同人群表现、机制)、全身不适(表现及不同人群影响、机制);其他伴随症状有胸痛(发生情况、特点及不同人群情况、机制)、咯血(少见但需关注情况及机制)。
一、呼吸系统症状
(一)咳嗽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肺部感染时咳嗽可能相对较频繁,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新生儿肺部感染时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泡沫等;成人肺部感染咳嗽可伴有不同性质的痰液,如细菌性感染可能咳黄色脓性痰,病毒性感染可能咳白色黏液痰等。
机制:肺部受到感染后,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试图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等排出。
(二)咳痰
痰液特点及意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痰液多为脓性,颜色可呈黄色、绿色等;病毒性肺部感染初期多为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黏液脓性痰;真菌性肺部感染的痰液可呈黏稠胶冻状等。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痰液性状不同,可辅助医生初步判断感染类型,但最终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三)呼吸困难
表现及影响因素: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老年人肺部感染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易发生且症状相对较重,这与老年人肺功能本身减退等因素有关;儿童肺部感染时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气道较狭窄等,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可影响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机制是肺部感染导致肺部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氧气摄入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发热特点:多数肺部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发热特点有差异,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持续高热,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的呈间歇热等。儿童肺部感染时发热情况多样,婴儿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年长儿相对更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发热高峰;老年人肺部感染时发热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但仍存在肺部感染,需引起重视。机制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释放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发热。
(二)全身不适
表现及影响: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儿童肺部感染时全身不适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吃奶量减少等;老年人肺部感染时全身不适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感染后身体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弱但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生活质量。机制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于全身,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
三、其他伴随症状
(一)胸痛
发生情况及特点:部分肺部感染患者会出现胸痛,多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如果是肺炎累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性胸痛,疼痛性质可为刺痛或牵拉痛等。儿童肺部感染时胸痛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症状表现;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胸痛时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严重情况,如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需综合判断。机制是炎症刺激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胸痛。
(二)咯血
少见但需关注情况:少数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咯血,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则较为危险。引起咯血的原因是感染导致肺部血管受损等。儿童肺部感染咯血相对罕见,若出现需高度重视;老年人肺部感染出现咯血时,要考虑可能存在肺部肿瘤等其他合并症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是肺部肿瘤的高发人群,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机制是感染破坏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