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是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含气量减少,病因有阻塞性(儿童异物、成人肿瘤等)和非阻塞性(新生儿发育不全、术后等),临床表现有不同年龄症状差异及胸部体征,诊断靠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治疗需去除病因和促进肺复张,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术后护理预防。
一、病因
1.阻塞性因素
年龄与生活方式相关:对于儿童,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内异物导致,比如儿童玩耍时误将小物件吸入气道,引起气道阻塞进而导致肺不张;对于成年人,长期吸烟的人群,气道内的分泌物、黏液栓等更容易形成阻塞,例如长期吸烟使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受损,分泌物排出障碍,容易形成黏液栓阻塞支气管。
病史相关:有肺部肿瘤的患者,肿瘤组织生长可能会阻塞支气管,如肺癌患者的癌肿逐渐增大堵塞支气管,引起所属肺组织的肺不张;患有支气管结核的患者,结核病变会使支气管狭窄、阻塞,从而导致肺不张。
2.非阻塞性因素
年龄相关:新生儿可能由于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等原因出现肺不张;老年人肺组织弹性下降,呼吸肌力量减弱,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比如老年患者进行腹部大手术后,呼吸运动受限,容易发生肺不张。
生活方式与病史相关:胸部手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等原因,呼吸浅快,肺扩张受限,容易发生肺不张;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如重症肌无力,会影响呼吸肌的功能,导致肺扩张障碍,引起肺不张。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不同年龄表现差异:儿童肺不张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等症状,病情进展相对较快;老年人肺不张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可能仅有轻微的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
一般症状:患者可能有胸闷、气短、胸痛、咳嗽等症状,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咳嗽可能会有少量痰液,非阻塞性肺不张患者咳嗽症状相对较轻。如果是急性肺不张,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症状;慢性肺不张患者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体征表现
胸部体征:患侧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向患侧移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不张的典型表现,如肺叶或肺段的体积缩小,密度增高,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膨胀等。例如,右肺上叶肺不张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右肺上野密度增高,水平裂上移等。
CT检查:比X线检查更能清晰地显示肺不张的细节,能够明确肺不张的部位、范围以及病因,如可以发现较小的支气管内异物、早期的肺部肿瘤等。
2.支气管镜检查
适用情况:对于怀疑有气道内阻塞因素导致肺不张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情况,如是否有异物、肿瘤、结核病变等,并可以进行相应的活检等操作以明确病因。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阻塞性因素处理:如果是支气管异物导致的儿童肺不张,可通过支气管镜将异物取出;对于肺癌导致的肺不张,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去除肿瘤病灶以解除支气管阻塞;对于支气管结核导致的肺不张,需进行抗结核治疗以消除结核病变对支气管的阻塞。
非阻塞性因素处理:对于胸部手术后肺不张的患者,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于神经肌肉疾病导致肺不张的患者,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药物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功能等。
2.促进肺复张
呼吸功能锻炼: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以促进肺复张。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对于老年人,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五、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吸烟人群应积极戒烟,减少气道内黏液分泌和对气道黏膜的损伤,降低因黏液栓等导致肺不张的风险。
避免异物吸入:儿童家长要将小物件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吸;成年人在工作等环境中要注意避免吸入异物。
2.术后护理
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要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术后第1天就可以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训练,促进肺扩张,减少肺不张的发生。老年人术后更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