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确姿势与避免过度劳损,工作生活中调整姿势,运动时注意规范与热身;加强手部腕部锻炼,有日常简单动作和针对性力量训练;注意保暖,寒冷环境戴手套,空调房戴护腕;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控血糖,类风湿关节炎积极治疗,高危人群定期健康监测以预防手部腕部疾病。
一、保持正确姿势与避免过度劳损
1.工作与生活姿势调整
办公人群:长时间使用电脑时,应确保手臂自然下垂,肘部保持90°左右弯曲,键盘和鼠标应放置在合适高度,使手腕处于平直状态,避免手腕过度弯曲或伸展。例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盘和鼠标能有效减少手腕压力。研究表明,正确的电脑操作姿势可使手腕部肌肉、肌腱等组织承受的压力降低约30%。
手工劳动者:从事需要频繁用手操作的手工劳动时,要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避免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如编织、缝纫等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并活动手腕,可每小时休息5-10分钟,活动手腕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过度疲劳。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健身爱好者:进行涉及手部和腕部的运动,如网球、羽毛球、举重等时,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热身运动包括手腕的旋转、屈伸等活动,可使手腕关节、肌肉、肌腱等提前适应即将进行的运动强度。以打网球为例,充分热身可降低手腕部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风险约40%。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动作规范,避免手腕受到突然的扭伤或过度牵拉。比如举重时,应采用正确的抓举或挺举姿势,防止手腕受力不均。
二、加强手部与腕部的锻炼
1.日常简单锻炼动作
手腕屈伸锻炼:坐在椅子上,手臂自然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缓慢将手腕向手背方向屈伸,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种锻炼可以增强手腕伸肌和屈肌的力量,维持手腕关节的灵活性。
手腕旋转锻炼:双手自然下垂,然后缓慢旋转手腕,先顺时针旋转,再逆时针旋转,每组旋转10-15圈,每天3-4组。手腕旋转锻炼有助于改善手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针对性力量训练
握力训练: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每次握力器挤压到最大程度时保持3-5秒,然后缓慢放松,每组15-20次,每天3-4组。握力训练可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特别是手部握力相关肌肉,对维持手腕部的稳定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长期坚持握力训练的人群,手腕部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率比不进行握力训练的人群低约50%。
三、注意手部与腕部的保暖
1.寒冷环境中的防护
冬季:在寒冷的天气里,外出时应佩戴手套,尤其是从事户外工作或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的人群。手套可以保持手部和腕部的温度,避免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例如,选择棉质或带有保暖功能的手套,能使手腕部皮肤温度维持在相对适宜的范围,降低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风险。
空调环境下: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时,也应注意手部和腕部的保暖,可佩戴护腕。护腕不仅能提供一定的保暖作用,还能对腕关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少手腕部组织的劳损。
四、控制基础疾病与定期健康监测
1.基础疾病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增加手部和腕部发生病变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对手部和腕部组织的损害,降低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概率。研究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手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低约6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会累及手部和腕部关节,导致关节炎症和肿胀。患者应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抗风湿药物等。通过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减轻关节炎症对腕部组织的刺激,从而降低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风险。
2.定期健康监测
高危人群:对于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劳动的人群、糖尿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手部和腕部的健康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检查,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方式,早期发现手部和腕部组织的异常变化,如肌腱、腱鞘的轻微炎症等,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腕部腱鞘的厚度、肌腱的状态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狭窄性腱鞘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