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有一般症状、呼吸道症状和其他症状。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包含头痛、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不同病毒及个体症状有差异,出现相关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也可为高热(体温超过38℃),部分患者体温甚至可高达39℃以上。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出现发热表现。例如,在一些由常见病毒性肺炎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中,发热是较为常见且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
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身体的代谢功能发生变化,能量产生不足,同时机体为了对抗病毒感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物质,使得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感染病毒性肺炎,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较平时减少,不愿意玩耍等;成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惫。
呼吸道症状
咳嗽:咳嗽是病毒性肺炎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病毒感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反射。起初可能为轻度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可能会逐渐加重。比如,感染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咳嗽往往较为明显,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儿童患者的咳嗽有时可能表现得相对更剧烈,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道相对较窄,炎症刺激更容易引起较为强烈的咳嗽反应。
咳痰:部分患者会出现咳痰症状,痰液的性质和量会因病毒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初期痰液可能较稀薄,随着病情进展,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能会变得黏稠、量增多,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变为黄色、绿色等。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若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咳出的痰液可能会变得黏稠且量增加。
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浅快,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等。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病毒的侵袭,导致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就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等方式来代偿,但当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老年人由于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感染病毒性肺炎后发生呼吸困难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关注其呼吸状况。
其他症状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发热等因素有关。病毒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不同患者头痛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头痛,而有的患者头痛可能较为剧烈。例如,在一些病毒性肺炎患者中,尤其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头痛较为常见。
肌肉酸痛:患者常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肌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酸痛。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感染病毒性肺炎,都可能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意活动四肢等。
胃肠道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可能累及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可能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儿童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脆弱,感染病毒性肺炎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以防止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而且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儿童和成人感染病毒性肺炎后的症状表现可能在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而成人相对症状可能相对较缓和一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感染的病毒种类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以及病毒学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