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老咳嗽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饮食调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应对。避免诱因需戒烟、远离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包括用止咳祛痰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康复治疗有呼吸功能锻炼(腹式、缩唇呼吸)、物理治疗(雾化、背部叩击);饮食要合理膳食,增加蔬果和蛋白质摄入;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避免诱因
1.戒烟与远离污染环境: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无论患者年龄、性别如何,都应坚决戒烟。同时,要避免接触工业废气、化学毒物、雾霾等污染环境,这些因素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戒烟后呼吸道炎症可能会逐渐减轻,咳嗽也会有所缓解;对于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咳嗽发作。
2.预防呼吸道感染:季节变化时,年老体弱者、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呼吸道感染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导致咳嗽加重。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护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更需注意保暖和防护。平时可通过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二、药物治疗
1.止咳祛痰药物:对于咳嗽、有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它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缓解咳嗽症状。
2.支气管扩张剂:如果患者伴有喘息,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它能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喘息症状。
三、康复治疗
1.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患者可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腹肌收缩,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慢呼气,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2-3次。这种呼吸方式可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咳嗽。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用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呼吸效率,缓解咳嗽。
2.物理治疗:
雾化吸入:可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雾化吸入,能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对于儿童患者,雾化吸入相对更易接受,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变成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后发挥作用;对于成年患者,也可选择合适的雾化器进行治疗。
背部叩击:家属或患者自己可进行背部叩击,帮助排痰。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者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患者背部,每分钟100-120次,每次叩击5-15分钟,每天2-3次。这种方法能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从而缓解咳嗽。
四、饮食调理
1.合理膳食: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炎症,缓解咳嗽。例如,每天保证摄入200-300克的新鲜蔬菜和100-200克的水果。
补充蛋白质:适量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机能,增强抵抗力,减少咳嗽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可根据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1-1.5克。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支气管炎老咳嗽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止咳药物。要加强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饮食上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密切观察儿童咳嗽、呼吸等情况,如有加重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咳嗽时,要注意所用药物与基础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药需更加谨慎,可优先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饮食调理等。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