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炎的原因包括创伤因素(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阶段骨骺薄弱易受运动等外力损伤,成人可因严重外伤致伤)、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可经血液循环等累及骨骺引发炎症)、生长发育因素(儿童生长快速期应力不平衡或内分泌紊乱可致);治疗包括休息与制动(儿童青少年用支具等固定,成人适当休息减负重活动)、物理治疗(儿童青少年热敷,成人用超短波、红外线等)、药物治疗(疼痛明显用非甾体抗炎药,感染性用对应抗感染药)、手术治疗(儿童青少年病情严重时考虑,成人保守无效且有严重情况时考虑),特殊人群需家长配合或注意自身基础疾病等并补充营养。
一、骨骺炎的原因
(一)创伤因素
1.儿童青少年群体: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骺相对薄弱,在运动过程中如过度的跑跳、摔倒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骨骺部位的损伤,进而引发骨骺炎。例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频繁的急停急转、碰撞等可能导致骨骺处受力不均,造成骨骺的微小损伤,长期积累可能引发骨骺炎。
2.成人情况:成人也可能因严重的外伤,如高处坠落、车祸等导致骨骺部位受伤,引起骨骺炎。
(二)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骺部位,引起骨骺的感染性炎症。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经血流到达骨骺,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骨骺炎。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骨骺,如乙肝病毒等,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提示可能与骨骺炎的发生相关。
(三)生长发育因素
1.儿童生长发育快速期: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骨骺的血运相对丰富,代谢活跃,此时如果局部的应力不平衡,就容易出现骨骺的炎症反应。例如下肢不等长等情况,会使骨骺承受异常的应力,从而引发骨骺炎。
2.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紊乱可能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增加骨骺炎的发生风险。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干扰骨骺的代谢和生长调节,导致骨骺炎。
二、骨骺炎的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1.儿童青少年: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休息和制动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应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可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以减轻骨骺部位的应力,促进炎症的消退。例如对于下肢骨骺炎的患儿,使用下肢支具固定,限制下肢的活动,让骨骺得到充分的休息。
2.成人:成人患者也需要适当休息,减少病变部位的负重和活动,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如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减轻患肢负担。
(二)物理治疗
1.儿童青少年:可采用局部的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儿童皮肤,一般水温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确保安全。
2.成人: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应用于成人骨骺炎的治疗。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红外线治疗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治疗时要根据成人的耐受情况调整参数。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但儿童使用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剂型。成人可根据病情选用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等。
2.针对感染因素的药物:如果是感染性骨骺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用药前需进行药敏试验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
(四)手术治疗
1.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下先采取保守治疗,但若病情严重,如骨骺严重破坏、出现严重畸形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例如骨骺矫正手术等,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谨慎评估。
2.成人:当保守治疗无效,骨骺炎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畸形或有明显的骨坏死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病灶清除术、骨矫正术等。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关注骨骺的生长发育情况。成人患者则要注意自身基础疾病对骨骺炎治疗的影响,如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要控制好基础疾病,以促进骨骺炎的康复。同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治疗过程中都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尤其是保证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骨骼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