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骶骨受伤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避免高风险环境,交通出行严守规则、佩戴装备,工作场所用防护装备;二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进行平衡能力训练;三是注意日常生活细节,老年人和骨质疏松人群补钙防摔,儿童青少年提供安全环境,女性特殊时期注意姿势。
一、避免高风险环境
1.交通出行方面
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系好安全带。在乘坐汽车时,安全带能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时,有效减少身体的剧烈晃动,降低骶骨受到撞击的风险。例如,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一旦发生急刹车或碰撞,未系安全带的人身体会向前冲,容易导致骶骨等部位受伤。对于行人,要注意观察交通状况,避免在车辆较多、路况复杂的区域随意穿行,尤其要远离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段,如施工路段、视线不佳的路口等。
骑摩托车或电动车时,要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并且要控制好车速,避免超速行驶。因为在摔倒等意外情况下,身体与地面等物体的撞击可能会波及骶骨。
2.工作场所方面
在一些高危工作环境中,如建筑工地、矿山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膝等。在建筑工地,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或搬运重物时,安全帽可以防止高空坠物砸伤头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身体摔倒时对骶骨的冲击;护膝则可以在工人跪地作业等情况下保护膝关节周围的组织,但也间接对骶骨周围的身体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对于从事机械加工等工作的人员,要确保工作区域的设备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发生机械意外导致身体受到撞击。
二、加强身体锻炼
1.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腰部和盆底的肌肉等。可以通过平板支撑等运动来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平板支撑时,身体保持直线,腹部肌肉收紧,坚持一定时间。研究表明,核心肌群力量较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稳定性更好,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更好地缓冲和分散力量,减少骶骨受伤的几率。一般来说,开始时可以每次坚持30-60秒,逐渐增加到每次1-2分钟,每天进行2-3组。
仰卧起坐也是锻炼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仰卧起坐时,通过腹部肌肉的收缩将上半身抬起。但要注意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腰部过度用力。每次可以做10-15个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对于老年人或有腰部疾病的人,要适当调整动作幅度和强度,避免加重腰部负担。
2.进行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可以通过单腿站立等方式进行。单腿站立时,尽量保持身体稳定,眼睛注视前方固定物体。平衡能力差的人在行走或活动时更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导致骶骨受伤。单腿站立开始时每次可以坚持10-15秒,逐渐增加到每次30秒以上,左右腿交替进行,每天进行2-3次。对于儿童,可以通过玩平衡木等游戏来锻炼平衡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提高他们的平衡协调能力,减少玩耍时摔倒导致骶骨骨折的风险。
三、注意日常生活细节
1.老年人和骨质疏松人群
老年人由于骨骼钙质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骶骨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要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鲜等,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行走,避免在湿滑的地面行走,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扶手,防止摔倒。例如,在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可以安装防滑垫,穿着合适的防滑鞋。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除了饮食和晒太阳外,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来增加骨密度,但预防摔倒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预防骶骨骨折的措施。
2.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活泼好动,但身体协调性和对危险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家长要注意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避免他们在过于崎岖或有危险物品的区域玩耍。在学校等场所,要确保运动场地的安全,如操场的地面要平整,避免儿童在运动时因场地原因摔倒导致骶骨受伤。同时,要教育儿童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自我保护方法,如在进行跳跃等运动时要注意落地的姿势,尽量减轻对身体各部位的冲击。
3.女性特殊时期
孕期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孕期女性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可以适当抬高下肢以减轻下肢水肿和身体负担。在选择鞋子时要注意穿着舒适、有良好支撑性的鞋子,防止因重心不稳而摔倒。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尤其是在产后恢复期间,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负重,防止骶骨部位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