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指骨折经治疗超一般愈合时间,再度延长治疗仍未骨性愈合,3-6个月未达临床愈合标准可考虑。局部因素有血供不良、接触不佳、感染,全身因素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异常活动等,影像学见骨痂少等。治疗分针对局部(改善血供、清除坏死异物、骨移植、坚强内固定)和全身(控制基础病、加强营养)因素。儿童治疗重保护生长结构,老年人要抗骨质疏松及防并发症、加强护理与功能锻炼。
骨折不愈合的原因
局部因素
骨折端血供不良: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由于骨折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股骨头缺血坏死,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长骨的某一部位骨折,如胫骨中、下1/3骨折,由于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上1/3交界处进入骨内,在中、下1/3骨折时,营养动脉损伤,导致远侧骨折端血供明显减少,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
骨折端接触不佳:如开放性骨折清创时去除过多的骨碎片,导致骨缺损;或者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阻碍骨折端的连接和愈合。另外,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端存在微动,也会影响骨折愈合,导致不愈合。
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感染可破坏局部的血液供应,并且炎症会影响骨折端的修复过程,从而导致骨折不愈合。例如,化脓性骨髓炎合并骨折时,感染难以控制,骨折往往不易愈合。
全身因素
年龄: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较强,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血液循环相对较差,骨折愈合速度慢,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比年轻人高很多。
健康状况:患有糖尿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身体的整体状况较差,影响骨折愈合的能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会延缓骨折愈合,甚至导致骨折不愈合;营养不良的患者,身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影响骨痂的形成和骨折的修复。
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骨折部位仍有疼痛、压痛,在患肢负重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能有异常活动,即原本已经固定的骨折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骨折断端可能有骨擦音或骨擦感,但这一表现需要谨慎检查,避免加重损伤。
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见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清晰,骨折端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骨折端萎缩光滑,或骨折端之间有间隙,断端硬化,骨端分离等。
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原则
针对局部因素的治疗
改善血供:对于因血供不良导致的骨折不愈合,可能需要采用手术方法,如血管吻合术等,来改善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例如,对于某些缺血性骨坏死合并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通过血管重建来恢复血液供应。
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如果是感染或有软组织嵌入等原因,需要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坏死组织和异物等。例如,对于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要进行彻底的清创,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考虑进一步的骨折修复手术。
骨移植:当存在骨缺损时,可采用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骨移植等方法。自体骨移植是最常用的,如取髂骨植骨等,能够为骨折愈合提供骨传导和骨诱导的作用。
坚强内固定:使用可靠的内固定装置,如钢板、髓内钉等,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减少骨折端的微动,促进骨折愈合。
针对全身因素的治疗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等指标,使身体处于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状态。例如,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方式来改善营养状况,促进骨折愈合。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折不愈合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保护骨骺等生长结构。治疗上尽量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如有效的外固定等,避免过度手术干预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骨折愈合情况,因为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虽然较强,但也可能因局部因素或全身营养等问题出现不愈合,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要考虑其骨质疏松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骨折不愈合的常规治疗外,要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使用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来改善骨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差,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康复过程中要加强护理,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因长期卧床等导致并发症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