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先现场制动转运,治疗分非手术(牵引、外固定支架)和手术(髓内钉、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分早期、中期、后期康复,需预防处理感染、深静脉血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各阶段康复及并发症防治依患者情况进行。
一、急救处理
股骨干骨折发生后,首先要进行现场急救。对于骨折部位要进行制动,可使用木板等将伤肢固定,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损伤,同时尽快转运至医院。
二、治疗方式选择
(一)非手术治疗
1.牵引治疗
对于一些合适的患者,如儿童股骨干骨折,可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儿童的骨骼可塑性较强,通过牵引可以使骨折逐渐复位并维持位置。一般适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利用重力和皮肤的牵引力来调整骨折断端的位置。
成人股骨干骨折也可采用骨牵引,如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持续牵引,使骨折端复位并保持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牵引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外固定支架固定
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一些复杂骨折,可使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通过体外的金属支架固定骨折端,不需要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同时可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固定力度。它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但需要注意外固定支架的护理,防止针道感染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髓内钉内固定
目前是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对于大多数股骨干骨折,尤其是成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髓内钉通过骨髓腔插入,从骨折两端固定骨折端,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提供较强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并且可以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髓内钉的选择和操作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骨骼仍在发育,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髓内钉,避免影响骨骼生长。
2.钢板螺钉内固定
适用于一些复杂骨折,如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钢板螺钉通过在骨折部位周围放置钢板,并用螺钉固定骨折端。但钢板内固定会对骨折部位的血运有一定影响,且需要较长的手术暴露,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在选择钢板螺钉内固定时,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考虑术后康复的情况以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三、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
术后早期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例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患者可在卧床时尽量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多次。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发育。
2.中期康复
当骨折有一定程度的愈合后,可进行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和渐进性的负重训练。如在骨折固定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对于成人患者,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从部分负重开始,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儿童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更加谨慎,遵循儿童骨折康复的特殊原则,确保不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和功能恢复。
3.后期康复
骨折完全愈合后,要进行全面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能力、步态训练等,使患肢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功能状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的目标和进度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而儿童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大多能恢复良好的肢体功能。
四、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一)感染
1.预防
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或牵引针道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对于手术切口要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对于牵引患者,要定期消毒牵引针道,避免针道感染。
2.处理
如果发生感染,要根据感染的程度进行处理。轻度感染可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如果感染严重,可能需要切开引流,甚至取出内固定物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
1.预防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鼓励早期活动,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使用弹力袜等辅助设备,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适应证。儿童患者由于血液高凝状态相对较轻,但也需要注意适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2.处理
如果发生深静脉血栓,可根据病情采取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取栓等治疗措施。
(三)创伤性关节炎
1.预防
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要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骨折的良好对位对线,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涉及关节面的股骨干骨折,更要注意复位质量。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与成人不同,但也需要关注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2.处理
一旦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物理治疗改善关节功能等,严重时可能需要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