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

来源:民福康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引发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咳嗽咳痰等症状,不同症状有各自表现形式、发生机制,且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各有特点,如呼吸困难有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等形式及相应机制,乏力与心输出量减少等有关,水肿因体循环淤血等,咳嗽咳痰由肺淤血刺激等。

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劳力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但心脏泵血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同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肺淤血减轻,且坐位时膈肌下降,肺活量增加,从而缓解呼吸困难。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能还会伴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表现,由于儿童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减退,发生呼吸困难时更应警惕病情加重,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使呼吸困难的表现和处理更为复杂。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呼吸困难;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呼吸困难发作。

病史影响: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在原有病情基础上,呼吸困难可能会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

乏力

表现形式: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会感到疲倦、乏力。

发生机制:心力衰竭时,心脏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能量代谢障碍,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此外,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释放一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也会参与乏力的发生。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乏力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玩耍等,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乏力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发育进程。老年患者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活动都可能因乏力而受到影响,且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乏力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乏力;而过度劳累后未得到充分休息,也会加重乏力症状。

病史影响:有心脏基础病史的患者,乏力是心力衰竭常见的伴随症状,若患者既往心力衰竭控制不佳,乏力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或加重。

水肿

表现形式:可表现为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如双脚踝、小腿等,起床活动一天后,下午水肿往往较为明显;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胸腔积液时可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腹腔积液时可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

发生机制: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回流减少,导致水肿。钠水潴留也是引起水肿的重要原因,心力衰竭时肾血流量减少,醛固酮等水钠潴留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水肿时,由于皮肤较薄,水肿可能更易观察到,且儿童的水肿可能与肾脏等器官的发育情况有关,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在儿童中可能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老年患者水肿时,可能同时合并有肝肾功能减退,会影响水肿的消退,且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水肿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生活方式影响: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使水肿加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会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加重下肢水肿。

病史影响:有心脏病病史且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水肿是常见表现,若患者有肾脏疾病等其他病史,会增加水肿的复杂性,因为肾脏疾病也会导致水肿,需要鉴别是心源性还是肾源性水肿等。

咳嗽、咳痰

表现形式:多为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咳脓性痰。咳嗽一般在活动后或夜间加重。

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肺淤血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同时,肺淤血有利于细菌滋生,若合并呼吸道感染,会加重咳嗽、咳痰症状。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咳嗽、咳痰时,由于气道较窄,更容易出现咳嗽剧烈的情况,且儿童不会正确咳痰,可能会出现痰液堵塞气道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咳嗽、咳痰时,可能合并有呼吸道的退行性变,如支气管黏膜萎缩等,咳痰能力减弱,且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使咳嗽、咳痰症状加重。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肺淤血和呼吸道炎症,使咳嗽、咳痰症状加重;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会刺激呼吸道,诱发或加重咳嗽、咳痰。

病史影响: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心力衰竭时,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两者相互影响,心力衰竭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情,而呼吸道疾病又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咳嗽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等。咳嗽可伴随咳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得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怎么办?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遵医嘱适度活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要严格限制体力活动,以高坐位或半卧位为主,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可以选择β受体拮抗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可以改善预后。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以进行心脏再同步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力衰竭,为什么叫充血性心心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扩大、心脏收缩无力,血液都集中在肺循环,从肺循环应该回流到心脏,因为心脏扩大了,心脏收缩能力下降了,肺循环的血液流不到心脏里,造成的一个肺淤血、肺充血的过程,导致于呼吸困难,有的严重还有咳嗽、咳痰、甚至咳血,所以叫充血性心衰竭,这是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目前的药物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种。一,利尿剂。利尿剂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起效最快,常用的药物以静脉推注为主。主要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口服的药物包括螺内酯,氢氯噻嗪等。但是在用药期间应该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二,硝酸酯类药物,对于患者存在有冠心病合并有心衰时,可以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呼吸困难:多数心力衰竭的患者都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乏力的症状而来医院就诊。休息状态的时候,患者大多没有症状。而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在夜间睡觉的时候会被憋醒,呈坐位或者头高位的时候会好转;2、下肢水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首先表现的是心律失常,而且多数是室上性的和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可导致患者死亡。其次可以见到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数伴有肺循环淤血,增加了肺部感染机会。第三,可出站肝功能不全。患者早期表现为可逆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可以导致心源性的肝硬化。第四,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一般治疗:平时可以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富含钠盐、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感冒及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2、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长期规律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地
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在强烈运动之外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即可缓解。症状较重者在休息之后仍旧会有此症状最好到医院进一步就诊。下肢水肿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此为首发症状,出现此症状应到医院就诊,排除是否有体液潴留。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诱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急性右心衰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为大块肺梗死引起。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常见的病因有: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梗死断裂、室间破裂穿孔;感染性心内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啊?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叫做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者室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地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心力衰竭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患者会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也会出现右心衰的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一般治疗平时给予低脂、低盐饮食少食富含钠盐、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休息,防止过于劳累、感冒及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2.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饮食均衡营养。规律生活。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张朝颖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脏血流或者是射出发生问题,不能满足组织的灌注需求引起的体循环或者是肺循环瘀血。按照心脏的解剖部位分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照起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照肾脏的射血分数可以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李舒承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主要表现是肺水肿以及体循环的水肿。左心衰的患者表现是肺水肿,往往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干、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严重会发生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右心衰的患者表现是周身的水肿,比如下肢水肿、腹腔脏器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李秀珍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为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导致心脏功能改变,会引起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发病的早期会出现呼吸困难,最早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甚至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左心衰竭的表现。病情进展到后期也会出现右心衰竭,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心慌、心悸、四肢乏力,如果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发作,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需要及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明确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心力衰竭,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还需要给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加重,心功能持续下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张进鹏 副主任医师
河源市人民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引起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尿少,下肢浮肿等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积极地给予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抗心衰等治疗。
心力衰竭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常见的一些原因是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等,在治疗上主要是减轻患者心脏的负担,可以对症的给予利尿强心。如果是晚期可以做心脏移植的治疗,在急性的心衰治疗方面,我们要去除诱因给予患者吸氧,必要的时候要做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还要皮下注射药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