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管狭窄症与颈椎病在定义、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颈椎管狭窄症是椎管狭窄致脊髓等受压,表现为脊髓受压为主等,影像学可测椎管径等,非手术适用于轻症,重症需手术;颈椎病是颈椎退变致相关组织受损,分神经根型等,影像学有相应表现,各型治疗原则不同,神经根型多非手术,脊髓型多尽早手术,椎动脉型非手术无效可手术,交感神经型以非手术为主。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导致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包括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韧带增厚钙化等,这些退变因素可引起颈椎稳定性下降,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脊髓、血管等结构。如椎间盘退变后髓核突出或脱出,可直接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可能压迫周围的椎动脉、神经根等。
临床表现差异
颈椎管狭窄症
脊髓受压表现:多为缓慢进行性的脊髓受压症状,早期可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四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步态异常等;中老年患者多因退变因素导致症状逐渐出现。女性患者在妊娠期或更年期由于激素等变化可能会使症状稍有加重。
神经根受压表现:相对较少单独出现神经根受压表现,若同时合并有神经根受压,可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等,如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但一般不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
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的疼痛、麻木等。上肢放射性疼痛是其典型表现,可从颈部向肩部、手臂甚至手指放射,同时伴有相应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减退、肌力下降等,腱反射可能有异常改变,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后,治疗和康复可能有不同特点,年轻人可能因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发病,需注意纠正生活工作姿势;中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退变因素,需综合评估病情。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与颈椎管狭窄症的脊髓受压表现有相似之处,但颈椎病中的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除了管腔狭窄外,还有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等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其症状进展可能相对较慢,但也可急性发作,如外伤等诱因下突然加重。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眩晕,多在头部转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等。中老年患者由于血管退变等因素更易患此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波动等,症状多样且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系。
影像学检查特点
颈椎管狭窄症
X线检查:可测量颈椎管矢状径等,正常颈椎管矢状径在12-14mm,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先天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可能存在椎管发育较窄的表现,如椎体相对较小等。
CT检查:能清晰显示颈椎管的骨性结构,可明确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如黄韧带肥厚的厚度、后纵韧带骨化的范围等。例如可以看到椎体后缘骨赘、关节突增生等导致椎管有效容积减小的情况。
MRI检查:对脊髓等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可直观看到脊髓受压的情况,如脊髓受压变扁、信号改变等,还能明确是否合并有椎间盘突出等情况。
颈椎病
X线检查:可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表现。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等。
CT检查:能更好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等,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观察神经根受压情况,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观察椎动脉走行及是否有压迫等。
MRI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神经根受压以及脊髓信号改变等情况,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尤其重要,可明确脊髓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治疗原则不同
颈椎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病程早期的患者。包括颈椎牵引,通过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对脊髓等组织的压迫;颈部制动,如佩戴颈托等,限制颈部过度活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牵引重量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患者牵引要特别谨慎,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中老年患者要注意牵引的力度和时间。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体征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有椎管扩大减压术等,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解除对脊髓等组织的压迫。
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多为首选,包括颈椎牵引、颈部制动、理疗、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等。年轻患者可通过纠正不良姿势等非药物治疗为主,中老年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药物等。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多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因为脊髓受压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手术方式有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通过解除脊髓压迫来改善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包括颈部制动、颈椎牵引、理疗等,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椎动脉压迫,恢复椎动脉血供。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休息、颈部理疗、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等,通过综合治疗缓解交感神经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