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骨折发生超3周的骨折,形成与受伤严重未及时正确处理、治疗不规范有关,有局部疼痛、畸形等表现,靠影像学检查诊断,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治疗分保守(适用于移位不明显等情况,用外固定等)和手术(适用于畸形影响功能等情况,有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
一、陈旧性骨折的定义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后超过3周以上的骨折。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分为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板形成塑形期,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超过3周的骨折,骨折断端周围已形成较牢固的纤维连接或骨痂,但骨折部位可能仍存在对位不良、愈合不佳等情况。
二、陈旧性骨折的形成原因
受伤时的情况:如果受伤时骨折损伤较严重,如骨折断端粉碎、移位明显等,且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复位和固定,就容易发展为陈旧性骨折。例如,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引起的骨折,如果初期处理不当,很可能成为陈旧性骨折。
治疗不规范:在骨折后的治疗过程中,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拆除固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陈旧性骨折。比如,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骨折断端继续移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陈旧性骨折。
三、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疼痛:骨折部位可能仍有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时。与新鲜骨折相比,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在特定动作下仍会明显感觉到。例如,陈旧性肱骨骨折患者在手臂活动时,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
畸形:由于骨折断端长期未得到良好复位,可能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畸形。如陈旧性前臂骨折可能出现前臂的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
异常活动:在骨折部位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活动,这是因为骨折断端之间存在异常的连接或未完全愈合,当施加外力时会出现不该有的活动。
全身表现:一般来说,单纯的陈旧性骨折全身表现不明显,但如果陈旧性骨折合并有长期不愈合导致的营养不良等情况,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四、陈旧性骨折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骨折断端的对位情况、骨痂形成情况以及骨折愈合的大致情况。例如,可以看到骨折断端是否有明显的移位、骨痂是否充分形成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陈旧性骨折,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细微结构,如骨折是否有粉碎、关节内骨折的情况等。例如,骨盆陈旧性骨折,CT能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移位和破坏程度。
MRI检查:在陈旧性骨折的早期诊断中,MRI可以发现骨折断端周围的水肿等情况,有助于判断骨折是否处于活动期或愈合期。同时,对于一些合并软组织损伤的陈旧性骨折,MRI能更好地评估软组织的情况。
五、不同人群陈旧性骨折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
特点: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但如果儿童陈旧性骨折,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能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生长紊乱等情况。例如,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可能影响肱骨的生长,导致患肢短缩或肘内翻等畸形。
注意事项:儿童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在治疗时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如手法复位、外固定等,避免过度手术对儿童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骨折部位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后愈合能力较差,且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例如,老年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较低,且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注意事项:老年人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对于一些移位明显、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同时,要积极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和促进骨折愈合。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卧床人群:如因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陈旧性骨折,由于长期缺乏活动,骨折愈合会更慢,且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对于这类人群的陈旧性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期翻身、拍背等促进呼吸和预防压疮。
从事重体力劳动人群:这类人群陈旧性骨折后,由于工作需要可能过早恢复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骨折再次移位或不愈合。因此,从事重体力劳动人群发生陈旧性骨折后,在骨折愈合前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
六、陈旧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畸形较轻且不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例如,一些无明显移位的陈旧性肋骨骨折。
方法:包括继续外固定、功能锻炼等。外固定可以采用石膏、支具等,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
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陈旧性骨折出现明显畸形影响功能、骨折不愈合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陈旧性胫腓骨骨折出现明显短缩畸形影响行走功能,或骨折断端硬化、髓腔封闭导致骨折不愈合时,需要手术治疗。
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植骨术则是在骨折断端或骨缺损部位植入骨组织,促进骨折愈合,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骨移植等。
总之,陈旧性骨折是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部位、程度、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