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病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佳(如胫骨中下1/3骨折等)、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粉碎性、高能量损伤骨折易致骨不连)、感染因素(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致感染引发骨不连);全身因素有年龄因素(儿童严重骨折等或老人骨代谢弱易骨不连,女性老人风险可能更高)、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致骨不连风险增加)、其他疾病因素(糖尿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骨愈合致骨不连)。
一、局部因素
1.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不同部位的骨折,其血液供应情况差异较大。例如,胫骨中下1/3骨折,由于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中上1/3交界处进入骨内,然后下行,所以胫骨中下1/3骨折时,骨折远端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这就使得骨折愈合相对困难,容易发生骨不连。在儿童中,由于儿童骨骼的血管分布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存在骨折部位血液供应影响愈合的情况,儿童骨折后如果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佳,也可能导致骨不连。对于女性来说,其骨骼的生理结构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在骨折血液供应对骨不连的影响方面,男女并没有本质区别,主要还是取决于骨折部位本身的血管解剖情况。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会影响血管的功能,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增加骨不连的发生风险。有既往骨折病史的患者,再次骨折时,由于局部的瘢痕组织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骨不连。
2.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
粉碎性骨折往往会破坏较多的骨组织和周围的血运,骨折端的接触面积减小,骨折愈合的难度增加。例如,严重的粉碎性胫骨骨折,骨折块破碎严重,骨膜等软组织损伤广泛,骨折端的稳定性差,骨不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引起的骨折,除了骨折本身的严重程度外,还常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这会进一步影响骨折的愈合,增加骨不连的可能性。在儿童中,虽然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者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同样可能因为骨组织破坏严重和软组织损伤广泛而出现骨不连。女性在遭受高能量损伤骨折时,由于身体的生理特点,在恢复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加关注骨折部位的情况,以降低骨不连的风险。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肌肉力量不足等情况,在发生高能量损伤骨折后,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增加骨不连的发生几率。有既往骨折不愈合病史的患者,再次骨折时,由于局部的病理改变,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对骨不连的影响更为显著。
3.感染因素
开放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容易发生感染。细菌感染会破坏骨折部位的正常组织,影响骨的生长和修复。例如,开放性骨折后伤口污染严重,没有进行彻底的清创,就可能导致感染,进而引发骨不连。骨髓炎是骨折后感染的严重并发症,骨髓炎会持续破坏骨组织,使得骨折端无法正常愈合。在儿童中,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开放性骨折后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感染后更难控制,骨不连的发生率也可能相应增加。女性在骨折后如果发生感染,由于女性的生理周期等因素,可能会对感染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处理。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感染的风险更高,因为吸烟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利于感染的控制,从而增加骨不连的发生风险。有既往骨髓炎病史的患者,再次骨折时,发生感染导致骨不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全身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的骨骼生长潜力大,再生能力强,一般来说儿童骨不连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如果是严重的骨折或者治疗不当,儿童也可能出现骨不连。例如,儿童发生严重的长骨骨折后,如果固定不恰当或者过早地进行不适当的活动,可能影响骨折愈合。老年人的骨代谢功能下降,骨的再生能力减弱,骨不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骨的修复能力下降。在女性中,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骨代谢的变化更为明显,老年人女性发生骨不连的风险可能比老年男性更高。老年人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进一步影响骨折的愈合,增加骨不连的发生几率。
2.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时,会影响骨的形成和修复。蛋白质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蛋白质会导致骨基质合成不足。钙是骨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的合成。例如,长期素食且营养不均衡的人,容易出现营养缺乏,骨折后骨不连的风险增加。患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进而影响骨折愈合。在儿童中,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骨骼的生长和骨折后的愈合,导致骨不连的发生。女性如果在骨折后营养状况不佳,由于女性在生理上对营养的需求特点,可能会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骨不连的情况。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饮食控制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其他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也会增加骨不连的风险。
3.其他疾病因素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影响细胞的功能,阻碍骨的愈合过程。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同时还会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不利于骨的修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影响骨的代谢和修复,增加骨不连的发生风险。放化疗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和骨细胞的活性,干扰骨的正常生长和修复过程。在女性中,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会影响骨的代谢,导致骨折愈合困难,增加骨不连的可能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反应会破坏关节及周围的骨组织,影响骨折的愈合,容易发生骨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