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非手术治疗有牵引(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分皮牵引和骨牵引)和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或软组织损伤严重者);手术治疗有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多种股骨干骨折,通过骨髓腔固定)和钢板螺钉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切开暴露固定但创伤大);康复治疗分早期(防并发症促愈合,肌肉等长收缩和关节被动活动)、中期(增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渐增负重)、后期(恢复正常功能,全面训练);儿童骨折倾向非手术,多牵引或弹性髓内钉,康复潜力大;老年骨折需综合全身情况,身体好可手术,差则牵引,康复慢且防并发症。
一、非手术治疗
(一)牵引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稳定性股骨干骨折,尤其是儿童股骨干骨折,可采用牵引治疗。儿童的骨痂生长能力较强,牵引治疗相对较为常用。通过牵引可以维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利用牵引的力量对抗肌肉收缩,使骨折逐渐复位。
2.具体方法:包括皮牵引和骨牵引。皮牵引适用于年龄较小、骨折断端移位不严重的患儿,通过在肢体皮肤表面施加牵引重量来达到牵引效果;骨牵引则是通过穿入骨骼的钢针来进行牵引,适用于成人及一些骨折移位明显的情况,牵引重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骨折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需要在X线监测下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以确保骨折端逐渐复位。
(二)外固定支架固定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开放性股骨干骨折,或者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不宜进行内固定的患者,可以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这种方法可以在不直接暴露骨折端的情况下,对骨折进行固定,有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2.具体操作:通过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皮肤外放置金属支架,并使用钢针穿过皮肤和骨骼与支架连接,从而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外固定支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骨折的复位和愈合过程。
二、手术治疗
(一)髓内钉内固定
1.适用情况: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包括成人和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对于大多数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尤其是长斜形、螺旋形骨折等,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固定牢固、允许早期活动等优点。
2.具体原理:髓内钉通过骨髓腔插入,从骨折端的两端进入,利用髓内钉的弹性和支撑作用来固定骨折端。它可以有效地对抗骨折端的剪切力、扭转力等,维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手术操作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将髓内钉准确插入骨髓腔,然后通过锁定装置将髓内钉与骨折端的骨骼固定在一起。
(二)钢板螺钉内固定
1.适用情况:适用于一些复杂的股骨干骨折,如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尤其是当髓内钉固定困难或者不适合使用髓内钉时,可以考虑钢板螺钉内固定。
2.具体操作:需要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折端,然后将钢板放置在股骨干的外侧或前侧等部位,通过螺钉将钢板与骨折端的骨骼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坚强的固定,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并且存在感染、钢板断裂等风险。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
1.目的:在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预防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同时促进骨折愈合。
2.具体措施:包括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在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的被动活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等的被动屈伸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较强,早期康复训练更为重要,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以不引起患儿疼痛和疲劳为宜。
(二)中期康复
1.目的: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为后期的负重行走做准备。
2.具体措施:在骨折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患者自己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髋关节的外展内收等活动;同时进行渐进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等。对于成人患者,还可以逐渐增加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开始,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但需要根据骨折愈合的X线表现来确定负重的程度。
(三)后期康复
1.目的: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
2.具体措施:进行全面的功能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再次骨折等情况发生;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促进其肢体功能的完全恢复。
四、不同人群股骨干骨折治疗的特点
(一)儿童股骨干骨折
1.治疗特点: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塑形能力,所以在治疗上更多倾向于非手术治疗,如牵引治疗。即使是手术治疗,也多采用创伤较小的方法,如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弹性髓内钉具有创伤小、不影响骨骺发育等优点,因为儿童的骨骺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部位,使用弹性髓内钉可以避免对骨骺的损伤,有利于儿童肢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康复方面,儿童的康复潜力大,恢复速度快,但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监督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要注意训练的安全性和适度性。
(二)老年股骨干骨折
1.治疗特点: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心肺等基础疾病。在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对于身体状况较好、骨折适合手术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髓内钉内固定,因为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则多采用牵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在康复方面,老年患者的康复速度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并且要注意预防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老年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