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在疾病定义、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关联与差异。两者炎症机制有部分重叠,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不同;症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诊断时均需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检查有区别;治疗都需避诱因、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侧重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群情况各有特点。
一、疾病定义与基本特征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伴有支气管痉挛而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二、两者在发病机制上的关联
炎症机制的部分重叠: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感染等因素导致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有关,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而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等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不过,两者都涉及到炎症介质的参与,如组胺、白三烯等在两种疾病中都可能发挥作用,只是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导炎症反应的类型有所不同。例如,在病毒感染诱发的急性支气管炎中,可能会引起气道的短暂高反应性,而这种短暂的高反应性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存在一定潜在联系,长期反复的病毒感染诱发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能增加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风险。
气道高反应性的不同表现: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对外界多种刺激因素(如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呈现过度的收缩反应。而急性支气管炎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气道高反应性,但一般相对较轻且多为暂时性的。当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且不能缓解时,就需要考虑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因为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是其发病的重要生理基础,且呈持续性特点。
三、临床症状表现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可能出现咳嗽症状,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一般在起病初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转为有痰的咳嗽;支气管哮喘患者也常常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症状就是慢性咳嗽。另外,部分急性支气管炎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都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的症状。
不同点: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发作间期可无任何症状;而急性支气管炎的呼吸困难一般相对较轻,多不伴有哮鸣音,咳嗽咳痰是更突出的表现,全身症状相对支气管哮喘更明显,如可伴有发热等。此外,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节律性,常在特定诱因下发作,而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相对更呈急性发作的过程,病程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天至几周内可恢复。
四、诊断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在诊断过程中,都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诱因、症状特点、家族史等。例如,都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因为过敏因素在两者发病中都可能起到作用。同时,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如肺部听诊等。另外,都可能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如都可能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及分类等情况。
区别:急性支气管炎的胸部X线检查大多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而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在肺功能检查方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大多正常,若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但程度一般较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则具有特征性的肺功能改变,如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等,表现为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且气道高反应性是其重要的肺功能特征。此外,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还需要结合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等,如皮肤变应原测试、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等,以明确过敏原,而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需要这些特异性的变应原检测来进行诊断。
五、治疗上的关联与差异
关联:两者都需要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在药物治疗方面,都可能会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缓解胸闷气促等症状,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等。
差异: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咳嗽咳痰明显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更强调抗炎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目的是长期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于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则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增加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频率或强度等。另外,支气管哮喘需要长期的病情监测和管理,而急性支气管炎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一般不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
六、特殊人群的情况
儿童人群: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相对常见,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可恢复。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如儿童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等都可能诱发。对于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在治疗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中枢的镇咳药物,以儿童舒适度为标准,优先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多饮水等。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要长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长期使用某些哮喘控制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监测。
老年人群:老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在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等药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往往病情相对复杂,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使用的药物需要考虑与其他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时要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要更谨慎监测心率等情况,同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可能更明显,治疗上需要更强调长期抗炎治疗来改善气道炎症和重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