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盗汗是睡眠中不自觉出汗、醒来汗止的异常症状,可由生理性(环境、饮食因素)和病理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性疾病、其他慢性疾病)原因引起,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生理性盗汗调整睡眠环境等,病理性盗汗则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抗结核、抗感染、抗甲状腺、控血糖、肿瘤治疗、抗风湿、心衰治疗等相应处理,出现盗汗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对应措施,日常要注意良好生活习惯及特殊人群关注。

一、盗汗的定义

盗汗是指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出汗,醒来后汗止的一种症状。它是一种异常的出汗情况,区别于因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进食辛辣食物等正常因素导致的出汗。从医学角度讲,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汗腺分泌受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盗汗往往提示身体可能存在某些健康问题。

二、盗汗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环境因素: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等,人体为了散热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儿童睡眠时若盖被过厚就可能出现盗汗现象。

2.饮食因素:睡前食用辛辣食物、饮用大量热饮等,可能会引起睡眠中出汗。比如,食用辛辣火锅后入睡,可能会出现盗汗情况。

(二)病理性原因

1.感染性疾病:

结核杆菌感染:肺结核是导致盗汗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夜间出汗。研究表明,约50%-70%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盗汗症状,同时还常伴有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在儿童结核患者中,盗汗也较为常见,且可能是儿童结核的早期重要表现之一。

其他感染:如布鲁氏菌病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盗汗。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全身症状,其中盗汗是常见症状之一,还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

2.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多汗,包括夜间盗汗。据临床统计,约80%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有多汗表现,其中盗汗较为常见,同时还伴有心慌、手抖、消瘦等症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的分泌调节,导致盗汗。特别是在夜间血糖较低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出汗,包括盗汗。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更容易受损,相对更易出现盗汗情况。

3.肿瘤性疾病:某些肿瘤如淋巴瘤等,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和代谢紊乱,导致盗汗。淋巴瘤患者除了盗汗外,还可能伴有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肿瘤导致盗汗的机制较为复杂,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

4.其他慢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盗汗症状,同时伴有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盗汗是其全身症状之一。

慢性心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身体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出现夜间盗汗情况,还常伴有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老年人是慢性心衰的高发人群,其心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相对更易出现因心衰导致的盗汗。

三、盗汗的评估与检查

(一)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盗汗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情况。例如,询问盗汗是偶尔发生还是频繁出现;是短期出现还是长期存在;是否伴有发热、咳嗽、体重变化等其他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询问其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史等,因为儿童的盗汗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疫苗接种情况可能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甲状腺是否肿大、心肺听诊等。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发现一些可能导致盗汗的体征,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会有甲状腺肿大,肺部听诊发现异常可能提示肺部感染等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而慢性疾病导致的长期贫血可能与盗汗有关。

生化检查可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例如,甲状腺功能检查中的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感染相关指标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等可以辅助诊断结核感染;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等可以帮助诊断布鲁氏菌病等感染性疾病。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对于怀疑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导致的盗汗患者,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病变情况,如肺结核的典型病灶等。

超声检查:对于怀疑甲状腺、淋巴结等部位病变导致盗汗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观察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等情况,例如甲状腺超声可以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淋巴结超声可以了解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结构是否异常等。

四、盗汗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盗汗的处理

对于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生理性盗汗,主要是调整睡眠环境。保持睡眠环境温度适宜,一般建议卧室温度在20-25℃左右,被褥厚度要适中。对于儿童,要注意根据季节和室内温度合理增减被褥,避免过热。对于因饮食因素导致的盗汗,睡前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大量热饮等。

(二)病理性盗汗的处理

1.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盗汗:

如果是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盗汗,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儿童结核患者,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和身体耐受性与成人不同。

对于布鲁氏菌病等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盗汗,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使用敏感的抗生素等药物。

2.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盗汗:

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盗汗,需要进行抗甲状腺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对于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

糖尿病导致的盗汗,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等)等综合措施来使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因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盗汗等并发症的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加重盗汗等症状。

3.肿瘤性疾病导致的盗汗:

对于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导致的盗汗,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

4.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盗汗:

对于风湿性疾病导致的盗汗,需要进行抗风湿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

对于慢性心衰导致的盗汗,需要进行心衰的规范治疗,包括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措施,如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指标。

总之,盗汗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当出现盗汗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要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盗汗
盗汗是中医上的病证,意思是机体在入睡后,出现出汗的情况,在醒来后出汗停止,通常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医辨证论治盗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出汗可见于一些生理现象,但是很多人会有病理性的出汗,比如睡眠的时候出汗,中医认为这种情况称为盗汗,多是由于阴虚火旺所造成的,如果日常出虚汗比较严重,多是由于心脾两虚所造成的。
晚上睡觉盗汗是怎么回事?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晚上睡觉盗汗,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轻微盗汗可能是被子太厚或房间太热造成,如果中重度盗汗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多见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和潮热造成出汗,这是女性盗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感染,如心内膜炎细菌感染及HIV感染也会造成盗汗;内分泌失调,如甲亢、低血糖时
更年期出盗汗怎么治?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更年期盗汗可以经过中药调理来进行治疗,临床需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除了药物内服外,还可以采取中药外用的方法,例如中药熏蒸、中药泡洗、艾灸等,这些方法都对更年期症状的缓解有效。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潮热盗汗是怎么回事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病人表现出潮热盗汗是阴虚内热导致的,要及早到当地的医院就诊检查,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是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和是否是有身体虚弱造成的,和植物神经失调的可能,中药在这方面治疗效果不错的,可以找中医口服中药.
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盗汗的情况可以见于肾阴虚,由于心血不足,思虑过多,房事过度,生活作息不规律造成,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就会造成五心烦热,经常出汗,还可以考虑是肝气郁结、肝火旺等造成的盗汗。
夜间盗汗吃什么食物补?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夜间盗汗主要是阴虚造成的;可以经过吃一些滋阴的食物来调理,例如鸭肉、牛奶、芹菜、菠菜、山药、腰果等;也能吃一些药物配合食物煮粥服用,例如银耳红枣粥、黑豆桂圆汤、枸杞百合粥等。此外要忌食一些温性的食物,例如羊肉、狗肉、韭菜、白菜等食物。生活上不要过度劳累、节制性生活。
男人晚上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男人晚上盗汗中医上讲多是由于阴虚所造成;因为体内表现出阴虚后不能够敛阳,造成体内的阳气表现出相对的亢盛,迫使津液流出体外而表现出晚上盗汗。中医上讲阴虚多是由于房劳过度、热病后期损伤阴液、情志所伤、久病慢病等原因造成的。可以经过服用一些滋阴止汗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男士失眠多梦盗汗是怎么回事?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男士失眠多梦还盗汗是临床多见的一种症状,没别的伴有症状,多考虑为阴虚内热。阴虚生内热,燥热逼迫汗液外泄表现出盗汗。可在医嘱下选择滋阴降火,敛汗的药治疗虚火上扰神明,表现出失眠多梦。如果伴有腰膝酸软,考虑为肾阴不足导致的,治疗上在医嘱下选择滋补肾阴的药。
夜间盗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治疗男人?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夜间盗汗在中医来说是由于阴虚火旺所造成的,一般是肾阴虚所造成的,可以用一些滋阴泻火,滋阴清热的药物,除了会造成盗汗的症状外,还可能会伴随心烦失眠以及舌红少苔的症状。从西医来讲,要警惕结核,免疫系统疾病,需要去医院就医明确病因。
孕晚期盗汗是怎么回事?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孕晚期盗汗,大部分和缺钙有关系,但是也可能和孕期基础代谢率高、皮肤血流量增加等有关。1.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对钙元素的需求量增加,日常的膳食不能满足孕妇所需求的钙质,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缺钙造成的症状比如盗汗、小腿抽筋等。宜增加豆制品的摄入量,多晒太阳,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片。2.孕晚期出汗,也可能是孕
失眠盗汗是怎么回事
郭田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失眠和盗汗也可能是两个概念,失眠是一种心理疾病,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果同时出现失眠和盗汗,可能是由于失眠导致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盗汗的症状。失眠也会引起焦虑,在焦虑的状态下也可能会出现盗汗,盗汗是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的汗。
失眠盗汗是怎么回事?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所谓盗汗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出了一身汗,失眠盗汗者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则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很多躯体疾病,比如低钙、结核病、甲亢、应激状态下高度紧张、更年期综合征,都可以出现失眠盗汗,在这个方面,中医有良方。
肾虚盗汗症状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肾虚盗汗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口干咽燥、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耳鸣、遗精、男子阳痿、女子不孕、例假失调等,通常是由于肾气不足所导致。除此之外,如果患者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头发脱发、发白、手脚浮肿等症状,也是肾气不足表现。对于肾虚盗汗患者来说,日常生活、饮食,一定要注意增强体质,吃容易消化食物。
身体盗汗怎么治疗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从中医角度上讲,身体盗汗,主要是由于气虚或者是阴虚导致的,与体内湿气比较重,或者是长期身体比较虚弱有关,可以吃一些滋补的食物,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平时可以吃一些当归、黄芪、浮小麦、薏仁,或者吃一些当归六黄汤等,对于单纯盗汗,还需要注意有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出汗为宜,食物可以吃一些红枣,有滋补祛湿功效。
盗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盗汗多是由于阴虚造成的。盗汗的特点是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醒之后出现汗湿,同时伴有怕热、口干、口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的情况,患者多数舌红,是没有舌苔的,脉搏是特别细的。治疗上,遵医嘱使用一些滋补肾阴的方法,如服用六味地黄丸、知伯地黄丸等。
盗汗属于阴虚还是阳虚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盗汗属于阴虚,盗汗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醒了以后出汗就会停止。盗汗的人多同时伴有口干、口渴、五心烦热,以及腰膝酸软、周身乏力、失眠多梦、心悸等情况。盗汗的人要给予滋阴补肾,敛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到的药物有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