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放射性肺炎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精准规划放疗方案、严格把控剂量与分割方式、保护高危区域等。
1.精准规划放疗方案
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邻近肺组织情况,制定个体化放疗计划。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等技术,精准控制辐射剂量和照射范围,尽量避开正常肺组织,将肺受照体积(如V20、V30)控制在安全阈值内(通常V20<30%)。
2.严格把控剂量与分割方式
控制总辐射剂量,避免单次大剂量照射。采用超分割或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同时,结合患者肺功能(如FEV1%、DLCO)调整剂量,肺功能差者需进一步降低剂量。
3.保护高危区域
对既往有肺部疾病(如慢阻肺、间质性肺炎)或合并化疗(尤其是博来霉素、吉西他滨等肺毒性药物)的患者,需更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