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通常可以治疗,通过规范干预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甚至痊愈,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急性肺水肿需紧急处理,通过端坐位、高流量吸氧快速改善缺氧,联合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降低肺动脉压,必要时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慢性肺水肿需长期管理,如控制心力衰竭、治疗肺部感染等原发病,配合低盐饮食、适度活动减少复发风险。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调整方案,例如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老年人需监测药物副作用,孕妇需兼顾胎儿安全。
若出现夜间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半卧位。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肺功能及电解质水平,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日常注意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有基础疾病者需规律服药控制原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