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狗咬后不一定得狂犬病,取决于咬人的狗是否带狂犬病毒、伤口情况和被咬者自身免疫状况,若狗不携病毒、伤口浅或自身免疫正常则风险低,反之则高,如儿童、免疫低下或老年人被狗咬需重视相应处理。
1.取决于咬人的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若咬人的狗不携带狂犬病毒,那么人被狗咬后不会得狂犬病。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唾液中,健康的狗体内没有狂犬病毒,被其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极低。
对于有正常免疫接种史且健康状况良好的狗,其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例如,经过正规免疫程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宠物狗,在没有接触到狂犬病传染源的情况下,体内一般不存在狂犬病毒。
2.与伤口的情况有关
如果被狗咬后伤口较浅,病毒进入人体引发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如果伤口只是表皮轻微擦伤,病毒很难顺利进入人体内部引发感染。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相对娇嫩,被狗咬后更要关注伤口情况,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等处理。儿童被狗咬后,家长应迅速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尽快就医处理。
3.与被咬者自身的免疫状况有关
成年人如果自身免疫功能正常,在被狗咬后,身体的免疫系统有一定能力抵御可能侵入的狂犬病毒。但如果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的人,被狗咬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会增加。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被狗咬后也需要更加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老年人被狗咬后,除了进行伤口处理外,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狂犬病暴露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等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