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会传染,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水源、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不同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儿童、成年人、特殊病史人群需注意相应预防及就医事项。
传播途径
水源传播:若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水源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健康人饮用后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防护不当的地区,就曾发生过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引发甲肝暴发流行的情况。
食物传播: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如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未煮熟的贝类等,食用后可导致感染。例如,在聚餐时,如果有感染者准备食物,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就可能将病毒污染到食物上,使同聚餐的人感染。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手、用具等间接传播。比如,感染者在接触了自己的粪便后,没有正确洗手,然后触摸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再接触这些公共物品后又接触自己的口腔等部位,就可能被感染。
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若接触到甲肝病毒更容易感染。家长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避免儿童接触甲肝患者的排泄物等。在甲肝流行地区,可考虑接种甲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等,也有感染甲肝的风险。比如经常在外就餐,且就餐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时,就需格外警惕。一旦接触了甲肝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疑似甲肝的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
特殊病史人群: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甲肝后病情可能会加重,需要更加重视甲肝的预防。这类人群要避免接触甲肝病毒,严格遵守饮食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一旦怀疑感染甲肝,要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