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调整体位和饮食;药物治疗有促胃肠动力药、结合胆盐药物、抑酸药;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夜间反流较严重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这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都有帮助,能改善反流情况。比如白天伏案工作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采用此体位可减轻反流刺激。
饮食:避免进食过饱,少食多餐,减少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摄入。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需注意差异,儿童应避免食用影响胃肠功能的刺激性食物,老年人要注重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
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可以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并缩短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常用的有多潘立酮等,适用于大多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要充分评估风险。
2.结合胆盐药物:铝碳酸镁可与胆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结合,减轻胆盐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3.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间接减轻胆汁反流的损伤,适用于伴有明显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患者。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把握适应证,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