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阳具有传染性,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传染性强弱由乙肝病毒DNA定量判断,家庭成员建议查乙肝五项,阴性且无感染证据应接种疫苗,患者需定期监测指标,日常生活避免共用可能致血液接触物品。
血液传播: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内镜等侵入性医疗器械等。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操作中,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就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对于有输血史、接受过有创操作的人群需要关注相关情况。
母婴传播:乙肝小三阳母亲在怀孕、分娩及哺乳期可能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现在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如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可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但仍有一定的传播风险存在。孕妇如果是乙肝小三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母婴阻断处理。
性传播:与乙肝小三阳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在性活跃人群中,如果一方是乙肝小三阳,另一方没有接种乙肝疫苗且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强弱可以通过乙肝病毒DNA定量来判断,乙肝病毒DNA定量越高,传染性越强。如果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阴性,一般传染性相对较弱;如果为阳性,则传染性相对较强。
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的家庭成员,建议检测乙肝五项,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且无感染乙肝的证据,应接种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本身,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