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病主要传染途径有空气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飞沫致周围人吸入后可能引发骨骼感染,儿童、老年人及拥挤通风差环境人群易感染)、接触传播(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或接触其分泌物,皮肤黏膜破损者易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感染概率高)、经消化道传播(饮用被污染牛奶等可能致消化道感染进而引发骨结核,卫生差、牛奶消毒不彻底地区及儿童需关注)。
空气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是排菌的主要来源,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如果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人同时患有骨结核,那么就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将病菌传播到骨骼部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空气飞沫传播的影响;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也较易通过此途径感染。生活在拥挤、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接触传播: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餐具等,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如果接触者的皮肤或黏膜有破损,结核分枝杆菌就更容易侵入体内。比如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家庭成员有人患有骨结核同时又伴有肺结核,其他成员与患者密切接触且接触到带有病菌的物品,就存在感染风险。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后感染骨结核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经消化道传播:饮用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牛奶等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感染,进而导致骨结核。不过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但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牛奶消毒不彻底的地区仍有可能发生。儿童如果饮用了未经规范消毒的污染牛奶,感染风险需要关注,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感染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