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鼻部外伤史等并进行全身评估、行影像学检查,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局部联合镇静或全身麻醉,截骨时确定部位后用器械沿预定线操作,再将截骨鼻骨移位调整至正常位置,用可吸收夹板等固定,术后要护理伤口、指导康复,特殊人群如伴感染先控感染、老年加强监测、凝血障碍者需术前充分评估保障手术安全。
一、术前准备
1.病史与全身评估:详细询问患者鼻部外伤史、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2.影像学检查:拍摄鼻部X线、CT等,精准了解鼻骨、鼻中隔等结构的三维形态及歪斜程度,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麻醉实施
根据患者年龄、手术范围等选择麻醉方式,常见有局部麻醉联合镇静或全身麻醉,保障患者手术过程无痛。
三、截骨操作
1.确定截骨部位:依据歪鼻的具体形态,确定鼻骨侧方等合适截骨线位置。2.器械截骨:使用骨凿、骨锯等专业骨科器械,沿预定截骨线精准操作,严格遵循鼻部解剖结构,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四、鼻骨移位调整
通过手法或器械操作,将截骨后的鼻骨部分进行移位,依据影像学评估及解剖学标准,将歪斜鼻骨调整至正常对称位置,恢复鼻部正常形态。
五、固定处理
采用可吸收夹板或金属板等固定材料对调整后的鼻骨进行固定,确保鼻骨在愈合期维持正确位置,促进稳定恢复。
六、术后管理
1.伤口护理:清洁包扎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及感染迹象。2.康复指导:告知患者避免鼻部受压、保持
鼻腔清洁等注意事项,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伴有鼻部感染性疾病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老年患者因机体恢复能力较弱,需加强术后恢复监测;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者,术前需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