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具进展为子宫内膜癌潜在风险的癌前病变,病因是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等,诊断依靠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治疗有药物(适年轻有生育需求者用孕激素类)和手术(无生育需求绝经后或药物无效者考虑子宫切除术),育龄期需评估生育计划等,绝经后要谨慎激素替代治疗并完善检查,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综合管理基础疾病。
一、定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腺体出现异常增生且伴有细胞不典型性的癌前病变,具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风险。
二、病因
1.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持续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单一刺激;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而未补充孕激素者,均易引发该病。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部分患者无明显月经改变但存在内膜病变风险。
四、诊断方法
1.宫腔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辅助定位活检部位。
2.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可见腺体结构异常、细胞异型,如腺体拥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增多等。
五、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常用孕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内膜增生。
2.手术治疗:无生育需求的绝经后女性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需充分评估生育计划,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内膜变化,权衡保留生育功能与肿瘤进展风险,若有生育需求应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绝经后女性:需谨慎评估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与风险,治疗前应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膜病变。
合并基础疾病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时需综合管理基础疾病,确保治疗方案兼顾内膜病变控制与基础疾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