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治愈,早期诊断很重要,包括识别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及时终止妊娠是关键,胎儿成熟则剖宫产,未成熟但危及孕妇生命也需终止,终止后通过支持治疗多数可恢复,预后与是否及时诊断治疗有关,一般不复发但再次妊娠有再发可能,妊娠期女性应定期产检,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一、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临床表现:患者多在妊娠晚期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出血倾向等。早期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相关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胆红素明显升高,血氨升高;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影像学检查如肝脏超声可能有肝实质回声增强等表现。早期准确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二、及时终止妊娠的关键作用
妊娠终止时机:一旦怀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尽快终止妊娠。对于胎儿已成熟的患者,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若胎儿未成熟,但病情危及孕妇生命,也需果断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后的恢复:在终止妊娠后,通过支持治疗等措施,多数患者的肝功能等指标可逐渐恢复。例如,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进肝细胞修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三、预后与复发情况
预后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肝功能等可恢复正常,生活质量不受明显影响。但如果诊断不及时,病情进展到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则较差。
复发情况: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般不会复发,但再次妊娠时仍有再次发生该病的可能,因此有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密切监测。
对于妊娠期女性,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相关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