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有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危险因素,多数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可检测到高危型HPVDNA,并非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人体免疫能清除多数HPV,持续高危型感染可致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可能发展为宫颈癌,不同人群感染后转归有差异,免疫低下者风险更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关键因素但感染HPV不等同于得宫颈癌,需规范检查监测病情。
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有多种亚型。根据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高危型HPV16、18型等,它们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HPV的风险有所不同,性生活开始过早、多个性伴侣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HPV感染几率。有高危性行为病史的人群需更加警惕HPV感染及相关病变。
宫颈癌与HPV的关联
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中可检测到高危型HPVDNA。据相关研究,约99%的宫颈癌病例与HPV感染有关。但并不是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展为宫颈癌,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清除HPV的能力,大多数HPV感染是暂时性的,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才会逐渐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而可能进展为宫颈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不同性别在HPV感染后的转归可能有差异,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在HPV感染后的病变发展过程需重点关注。对于有HPV感染的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其清除HPV的能力较弱,发生持续感染及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更高,需加强监测和管理。
总之,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有着密切联系,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但二者不能划等号,感染HPV后应通过规范的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