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液、纠正酸碱失衡)、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考虑,包括胃切开减压术等)及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处理),不同患者因个体情况治疗方案有差异。
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可迅速减轻胃扩张程度,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口径的胃管,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的消化道黏膜。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补液: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丢失情况等进行补液。一般需要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例如,对于存在低钠血症的患者,要补充适量的钠;对于低钾血症患者,需补充钾离子。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指标,根据结果调整补液方案。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补液更要精确计算,防止补液过多或过少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纠正酸碱失衡:急性胃扩张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等。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酸碱调节剂进行纠正。
手术治疗
适应证:如果患者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胃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胃壁坏死、大量出血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干预。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谨慎评估手术指征,充分考虑患儿的耐受能力等因素。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胃切开减压术等,通过手术解除胃的扩张状态,处理相关的病变组织。
病因治疗
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处理:如果急性胃扩张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对于幽门梗阻患者,可能需要解除梗阻的因素,以防止急性胃扩张的再次发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方式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原发病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和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