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引起拉肚子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婴幼儿按情况调整喂养,儿童及成年人调整饮食,注意腹部保暖,严重时及时就医,老年人和孕妇有特殊情况要重视并遵医嘱。
一、及时补充水分
原因:胃肠炎引起拉肚子时,身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补充水分的方式和量有所不同。儿童拉肚子时,要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以预防脱水;成年人可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调整饮食
婴幼儿: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喂养频率可适当增加;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减轻肠道负担。
儿童及成年人:应暂时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待腹泻症状有所缓解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消化。
三、腹部保暖
原因: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胃肠炎引起的拉肚子症状,所以要注意腹部保暖。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腹部,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对于儿童,还可以穿上肚兜等加强腹部的保暖。
四、就医治疗
就医指征:如果拉肚子症状严重,如每天腹泻次数超过10次,出现大量水样便,伴有频繁呕吐、发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调节肠道菌群、止泻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尤其是儿童,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特殊人群:老年人胃肠炎引起拉肚子时,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所以一旦出现拉肚子症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并且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的基础病史等情况;孕妇胃肠炎拉肚子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