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支持对症、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病因治疗(尽快终止妊娠)、肝脏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还需关注特殊人群(孕妇配合治疗、胎儿依情况处理),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以改善母儿预后。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需准确记录出入量,根据血电解质结果及时补充钾、钠、氯等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或碱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状况。
病因治疗
终止妊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危及母婴生命的疾病,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应尽快终止妊娠。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因为继续妊娠会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对母儿生命威胁极大。终止妊娠的方式可根据孕周、孕妇及胎儿情况等综合判断,如孕妇情况允许,可考虑阴道分娩,但如果存在剖宫产指征等情况也可选择剖宫产。
肝脏支持治疗
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出现肝性脑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如血浆置换等,通过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凝血因子等,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脏恢复争取时间。例如,血浆置换可以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毒素、胆红素及炎症介质等,改善内环境。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对孕妇生命威胁大,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决策。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自身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休息等方面的要求。
胎儿: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尽快终止妊娠,此时要根据胎儿孕周等情况评估胎儿状况,医生会尽力在保障孕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相关情况的处理。对于胎儿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情况,终止妊娠后要关注新生儿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新生儿科评估及治疗,因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如缺氧等情况。
总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改善母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