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选用合适抗生素并据药敏调整)、手术治疗(肠穿孔等情况需手术,方式如肠切除吻合术),且对新生儿需密切监测、注意保暖、严格无菌操作、喂养循序渐进。
一、一般治疗
1.禁食:一旦怀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应立即禁食,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需禁食数天至数周,让肠道休息,减少肠道负担,待腹胀、呕吐等症状改善,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再逐渐恢复喂养。
2.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
3.静脉营养支持:禁食期间需通过静脉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分、电解质及各种营养物质,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二、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应用:根据病原菌可能的种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怀疑肠道细菌感染,常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NEC常与细菌感染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若出现肠穿孔、严重肠坏死、腹膜炎等情况,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当腹部X线显示有气腹,或患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腹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时,应尽早手术。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等,具体根据患儿肠道病变情况选择,手术可去除坏死肠段,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人群,NEC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腹胀情况、大便性状等。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暖,维持患儿体温稳定,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体温波动可能影响病情。同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喂养恢复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密切观察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根据患儿具体恢复情况调整喂养方案,确保营养供应的同时避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