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有胃肠道相关表现如呕吐、腹泻,全身相关表现如发热、乏力,还有水电解质紊乱相关表现,包括脱水表现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不同人群表现各有特点,需重视并及时处理相关症状。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表现,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腹泻是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后,分泌和蠕动功能紊乱所致。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引起腹泻。对于婴幼儿,频繁腹泻可能导致尿布疹等皮肤问题,要注意臀部护理。
全身相关表现
发热:部分急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等刺激的免疫反应,当胃肠道受到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发热。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发热较为常见,如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时可能病情变化较快,需加强监测。
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无力,这与发热、腹泻导致机体消耗增加以及营养物质丢失有关。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多;腹泻导致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丢失,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从而出现乏力表现。儿童可能因乏力影响活动和进食,需要适当休息和补充营养。
水电解质紊乱相关表现
脱水表现:轻度脱水时,患者可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表现;中度脱水时,除口渴加重外,还可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时,可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等严重表现。这是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水分丢失,而机体未能及时补充所致。婴幼儿脱水表现相对更明显且变化快,因为婴幼儿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对脱水的耐受能力较差,要及时识别并处理脱水情况。
电解质紊乱表现:常见的有低钾血症,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表现。电解质紊乱是因为腹泻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如钠、钾等,若不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影响机体正常功能。老年人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脏等器官功能异常,需谨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