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会引发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多种症状。消化系统有腹泻(多数患者出现,粪便多样,频率不等)、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下腹,进食后加重);全身有部分患者发热(炎症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其他有里急后重(直肠炎症刺激致排便不尽感)、消瘦乏力(肠道吸收差且炎症耗能)。
一、消化系统症状
(一)腹泻
是结肠炎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这是因为结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吸收功能紊乱。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约80%-90%会有腹泻表现,腹泻频率从每日数次到十余次不等。对于儿童结肠炎患者,腹泻可能会影响其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
(二)腹痛
腹痛也是结肠炎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炎症刺激肠道神经末梢会引起腹痛,在进食后可能会加重,这与肠道蠕动及食物刺激肠道有关。比如,克罗恩病患者也常伴有腹痛,疼痛特点可能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老年结肠炎患者,腹痛可能会被其他慢性疾病症状所掩盖,需要仔细鉴别。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部分结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至中度发热,这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当肠道炎症较为严重时,会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例如,在一些重症结肠炎患者中,发热可能会较为明显。对于儿童结肠炎患者,发热可能会影响其精神状态和身体机能,需要及时关注体温变化。
三、其他症状
(一)里急后重
患者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肛门坠胀明显。这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直肠壁的感受器,导致频繁产生便意,但实际排便量不多。在溃疡性结肠炎累及直肠时,里急后重症状较为常见。
(二)消瘦、乏力
长期患有结肠炎的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同时炎症消耗机体能量,会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消瘦和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需要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来改善。老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身体的抵抗力,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