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柱状上皮异位3度是否治疗分情况,生理性且无症状通常不治疗定期筛查,妊娠期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产后筛查;病理性伴临床症状或筛查异常则需治疗,症状时药物、物理治疗,筛查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据结果定方案。
一、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3度
1.一般情况:如果是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达到3度,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如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通常不需要治疗。因为在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可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呈现类似“糜烂”样改变,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于此类人群,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即可,一般建议21-29岁人群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人群可每5年联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
2.特殊人群: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3度,由于孕期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情况可能更明显,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产后随着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异位的柱状上皮可能会回缩,只需在产后按照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即可。
二、病理性柱状上皮异位3度
1.存在临床症状时:如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3度同时伴有一些病理性表现,如出现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白带增多且呈脓性等,可能是合并了宫颈炎等疾病,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合并的炎症进行抗感染等治疗;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通过破坏异位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重新被鳞状上皮替代。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例如,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物理治疗可能会对宫颈弹性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谨慎选择;而对于无生育需求的年龄较大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式。
2.宫颈癌筛查异常时: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发现异常,高度怀疑有宫颈病变时,即使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3度,也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明确诊断,根据活检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涉及到手术治疗等,此时就必须积极治疗。比如,若活检提示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可能需要行宫颈锥切术等手术治疗来阻断病情向宫颈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