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表现多样,从症状看有全身的乏力、消瘦、精神萎靡,消化道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的隐痛或胀痛;体征上有肝脏肿大、肝掌和蜘蛛痣、黄疸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关注特殊人群表现并监测相关指标。
一、症状方面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可轻可重,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瘦,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长期下来会导致体重下降。另外,部分患者会有精神萎靡的表现,这也与身体整体状态不佳相关。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较为常见,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更明显,这与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异常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有关。还有些患者会有腹胀,主要是因为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障碍等原因。
肝区不适:多数患者会有肝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一般在右侧季肋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间歇性,有的则较为持续。
二、体征方面
肝脏肿大:在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可稍韧,部分患者可有压痛。
肝掌和蜘蛛痣: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颈部、胸部、面部等。这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
黄疸表现:当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等,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慢性肝炎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在症状表现上相对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变化影响下,肝掌、蜘蛛痣等体征可能有其特点;长期饮酒的患者可能因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在肝脏肿大等体征上有不同表现;有乙肝病史等特定病史的患者,其慢性肝炎的表现可能与基础病因相关。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出现非特异性症状,以便早期发现慢性肝炎;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激素对病情表现的影响;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不合理用药等)的人群,要警惕肝脏受损导致慢性肝炎的可能,并注意监测肝脏相关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