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和腹痛(性质多样,不同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人群表现不同),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儿童、孕妇等有不同需关注情况)和少数患者出现低热(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感染等,老年人更要注意)。
一、典型症状
1.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黏膜病变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失血表现。例如,有研究显示,在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就诊的患者中,约半数以上以呕血或黑便为首要症状,这是因为胃黏膜的急性损伤导致胃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消化道排出。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出血时,可能因耐受力较差,出血后更易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表现;老年人则可能在出血后更早出现循环系统的不稳定,如血压下降等。
2.腹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疼痛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受损后,胃内的胃酸等刺激因素对受损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部的不适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者,本身胃黏膜就可能有一定基础损伤,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时腹痛可能更为明显;而有胃部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者,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时腹痛症状可能与原有的胃痛症状有所叠加,需要仔细鉴别。
二、伴随症状
1.恶心、呕吐
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血液。这是因为胃黏膜病变刺激胃平滑肌,引起胃的逆蠕动导致呕吐。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液体摄入量和精神状态;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时出现恶心、呕吐需要考虑是否与孕期的特殊生理状态以及可能使用的药物等因素相关,要谨慎处理,避免因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发热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这是由于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体温轻度升高。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进一步升高,需要考虑是否合并有其他感染等情况。对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时出现发热更要警惕是否存在严重的感染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