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分高危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可引发恶性肿瘤低危型主要致良性病变,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密切接触、母婴传播,检测用核酸和细胞学检查,低危型感染致生殖器疣可物理治疗,高危型持续感染需阴道镜等检查及对应治疗,孕妇需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加强监测,儿童感染多与母婴传播相关需密切观察病变进展。
一、HPV基本概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双链环状DNA病毒,有超200种亚型,根据致病性分为高危型与低危型。高危型HPV(如16、18型等)持续感染可引发宫颈、肛门、外阴等部位的恶性肿瘤;低危型HPV(如6、11型等)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
二、感染途径
1.性传播:是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无保护性行为可使HPV在性伴侣间传播。2.密切接触: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毛巾、浴盆等可能导致间接传播。3.母婴传播: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可感染HPV,引发喉部乳头状瘤等疾病。
三、检测方法
1.核酸检测:通过采集宫颈、阴道等部位样本,检测HPVDNA,可明确是否感染及具体亚型,是筛查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重要手段。2.细胞学检查:如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可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与HPV检测联合应用提高宫颈癌筛查效能。
四、处理方式
1.低危型HPV感染:若引起生殖器疣,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方式去除疣体,同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2.高危型HPV感染:对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变,根据病变程度采取相应治疗,如宫颈锥切术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感染HPV需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分娩时若存在生殖道疣体,可考虑剖宫产降低胎儿感染风险,产后需定期进行宫颈筛查。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HPV感染后更易出现持续感染及病变进展,需加强监测,必要时增加筛查频率,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提升免疫力。3.儿童:儿童感染HPV多与母婴传播相关,如喉部乳头状瘤,需密切观察病变进展,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过度治疗,以患儿舒适度为考量选择合适干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