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急性期有外阴皮肤黏膜明显瘙痒灼热、红肿充血、糜烂溃疡、抓痕及湿疹样改变,还伴随不同性质分泌物异常;慢性期可见外阴皮肤增厚粗糙、皲裂及色素改变;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抵抗力低表现更明显需温和清洁,老年女性因雌激素低更敏感易合并基础疾病需注重清洁保湿并关注基础病影响。
一、急性期表现
1.局部症状
瘙痒与灼热感:外阴皮肤黏膜出现明显瘙痒感,程度轻重不一,患者常因搔抓而加剧不适,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尤其在活动、性交、排尿或排便后,刺激因素会使症状更明显。
红肿与充血:外阴局部皮肤黏膜出现红肿、充血表现,可见外阴皮肤色泽改变,边界可能不太清晰,因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增多。
糜烂与溃疡: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皮肤黏膜的糜烂,表面有渗出液,严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面可能有渗血或脓性分泌物附着,且局部有明显疼痛感。
抓痕与湿疹样改变:由于患者频繁搔抓,外阴皮肤会出现抓痕,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有苔藓样变等。
2.伴随分泌物异常
不同病因引起的外阴炎可能伴随不同性质的分泌物异常,如霉菌性外阴炎常伴有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的白带,细菌性外阴炎多有灰白色、均匀一致且有鱼腥臭味的白带等,分泌物可刺激外阴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二、慢性期表现
1.皮肤增厚与粗糙
慢性外阴炎时,外阴皮肤因长期炎症刺激处于反复修复状态,逐渐出现皮肤增厚、粗糙,触感与正常皮肤不同,可能伴有脱屑现象。
2.皲裂与色素改变
外阴皮肤可出现皲裂,尤其在活动时可能因皮肤牵拉而加重疼痛,同时局部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导致外阴颜色与周围皮肤不一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外阴局部抵抗力相对降低,外阴炎表现可能更明显,且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应选择温和方式清洁外阴,同时要警惕炎症对妊娠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可能增加早产等风险的潜在因素。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外阴皮肤变薄,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外阴炎表现可能以瘙痒、干燥、轻度红肿为主,且更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护理时需更加注重保持外阴清洁、湿润,避免局部摩擦,同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外阴炎的影响及相互作用。